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达人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才教育”践行者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大才教育”践行者

2009年10月的一个周末,郑州市红专路西段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们领着孩子三三两两地走进院内。那匆匆的脚步、殷切的神情是他们向自己“望子女成龙凤”的梦想又迈近一步的明证。与中心一墙之隔的,是在郑州因特色教育而闻名的河南少年先锋学校。

这是一所特立独行的学校,正如它的名字“先锋”一样,从创立伊始,它就引领了无数个教育界的潮流,后渐以完善的“大才教育”纳容东西圣贤智慧,形成了独特的经典教育的现代模式,其创办人任晓林因中西文化教育推广而广为人知。

用教育传承文化,用文化润泽心灵,先锋教育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实正是任晓林研习中西文化的个人心灵成长史。南睿/文 张翼飞/图

(一) 让学生以“尽其性”成长

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专业的任晓林被分配到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策划工作。

业余时间,任晓林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且涉猎极广。

“从上大学起,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就非常关注,尤其是西方国家对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让我对现代科学崇尚之至,很热衷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随时关注相关资讯和动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内心也由此萌生了一种探求:人与宇宙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任晓林兼容并蓄地吸收着古今中外、各个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这也许为他日后被授予“省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以及“2004年河南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奖”种下了慧根。

1998年,任晓林着手创办先锋学校。谁料,思维活跃的他厚积薄发,竟以此为契机在中原这块丰厚的文化沃土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一个新的教育梦想至此开始酝酿和不断调整完善中。

任晓林有着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让学生充分成长以 “尽其性”,一系列专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而设计的综合教育课堂体现着教育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母亲节体验妈妈的一天让学生养成孝和感恩;网络生存训练让学生笑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独生子女体验陌生城市让学生学会共处合作;原始森林探险、挑战心理极限让学生学会坚强勇敢;野外课堂、给野生动物捐款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命、关爱自然……

(二) 培养孩子的社会担当

“个人方向的选择自己说了算,但是不是要带领几千学子走这条路,我是异常谨慎的。”任晓林说,2000年前后,何去何从是他最纠结的一件事。为了确定这些思想能否成为众学子的教育方向,他很认真很系统地开始学习了解,结果越深入越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所在。

“都在喊素质教育,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在实现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开发孩子的多重潜力,培养他们的社会担当吗?而这,正是传统文化中一直所强调的。”

任晓林侃侃而谈,致力于实践中华文化现代教育的他,以极强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力行不辍。其在中原网国学频道开设的中和学堂,聚集了他教育实践中的点滴心得。

任晓林认为,“大才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必须从教育的初始抓起。因为民族的复兴在于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文化道德要从娃娃抓起。

(三) 让学生突破应试教育

在一片减负的呐喊声中,他们却诵读经典给孩子增加学业内容,这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基础学习?当问询学生今年中招考试的成绩时,其优异程度不禁让记者大吃一惊。低调的任晓林却再三表示,结果还是不公开的好。

为什么学生学习的东西和内容多了,不但不相互影响,反而各方面都更好?

“每个婴儿出生时都有约140亿个称为神经元的脑细胞伴随,每个神经元都可以处理相当于5亿册书的信息潜能,等同于一台奔四计算机。但只有良好适度的刺激(人文及环境因素)才会更好地激活这些巨能细胞,通过它们的高密度连接形成各种智慧网络,否则它们只有沉睡并老化收缩。”任晓林说,教育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激活这些细胞。

“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德的培养和践行。”任晓林说,如果学校培养的孩子只有知识,而没有孝德、品德,连父母都不愿回报,而只是一味索取,面对困难和挫折,更多的是回避、抱怨和不满,甚至对自己的生命之重都不愿意承担,这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大才教育可以让学生轻易突破现代的应试教育。”这应该是任晓林最感自豪的一点,他说,大才教育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目的就是让孩子在13岁前,在完成现行教育幼儿至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人格和思想教育,从而形成具有博学厚德、志存高远的社会型人才。

(四) 用智慧与仁爱的教育创造着奇迹

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作用,教师和父母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道德说教的角色,而是一个道德上的力行者、行为上的演示者、素质上的表率者。这是记者采访任晓林时感受最深刻的一点。

基于对文化的认知,任晓林对于教育目标和人才评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2007年9月,首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班开办,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初、高中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次年,师资班搬迁至郑州黄河游览区桃花峪三皇文化苑,成立大同文化师资修学中心。在这里,不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立志现身传承文化的优秀学子,还有各界文化翘楚汇集于此共商中华文化复兴大计。

文化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11年来,任晓林怀着一种朴素的民族责任感,靠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各家文明的钟情探索以及在创造生命的践行中体悟文化的觉醒,他努力地用智慧与仁爱的教育创造着生命的新奇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