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价2.4元每升,国内价却高达6.66元每升,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再陷海外贱卖成品油的质疑声中。(12月7日《武汉晚报》)
笔者的一位朋友近期刚从美国回来,在美国加油折合成人民币一升也就是4元多,假如中石油、中石化拿国内的6.66元每升作为出口价的话,外国消费者或许“钱多”但并不“人傻”,这样的价格,人家当然不会买账。如此看来,与其说中石油、中石化在“贱卖囤油”,不如说是人家那儿的油价决定了中石化、中石油只能“贱卖”罢了。
至于同样的“贱卖”为何只能是出口的专利,却与国内消费者无缘,其实也不难理解。到了国外,油价多少,中石油、中石化说了不算,而在国内,人家可是说一不二,绝无放弃暴利取薄利的道理。
只不过,对于国人而言,一边作为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国企的出资人,一边却享受着“被暴利”的特殊待遇,这股东当得怎一个冤字了得。武洁
上海浦东钓鱼执法案有了问责结果。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月星、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领导吴福康被行政警告。(本报今日A30版)
12月6日,新华社刊发的孙中界入选“新华社2009热点人物”文章说,孙中界“断指证清白”的这一刀不要紧,就像放倒了多米诺骨牌,各方努力终于彻底揭开了“钓鱼执法”的盖子……
然而,在轻飘的问责结果面前,这些褒扬无疑显得“太早太天真”——该起事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已被轻飘的问责结果消解得无影无终。如此“只罚一点,不计其余”的问责,难免会让人怀疑上海市相关方面深究“钓鱼执法”的诚意:如果不是拿这两位领导做“挡箭牌”,为什么在该次问责中没有触及钓鱼执法深层次的问题?又为什么没有问责更“大牌”、更广层面的相关责任人?
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对钓鱼执法法治环境的深究,能够因为这些公共事件的发生和推演而得到本源性的清理和整治?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痛感,何时才能被全部消除?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