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以《“兄弟,我带你回家!”》为题报道了现实版“谷子地”郭益民,寻找30年前失落异国的战友遗骸的事。昨日,曾参加过此次战役的市民丰先生提供了一本关于当年战役的书,其中恰巧有关于李保良所属的七连的战斗经过及地图。然而根据地图的显示,烈士遗骸的具体位置尚存疑点,仍需进一步核查。晚报记者 刘涛 王战龙
众多热心人帮忙确定烈士遗骸具体位置
昨日,本报报道了郭益民寻找烈士遗骸的消息后,市民丰先生对于郭益民的举动感同身受,他也参加过此次战役,和郭益民、李保良同属于一个部队,只是隶属不同师部。
丰先生将郭益民寻找烈士遗骸的消息发布在了一个参加过此次战役的战友群中。群中的战友和热心人也开始围绕老郭找人的具体地点进行讨论,并积极帮助他确定遗骸具体位置。
广西当地一个网名“神勇战士”的网友,根据郭益民的描述,专门赶赴当时作战的边境,远处拍取了阵地的图片,提供给郭益民他们辨认。
但郭益民他们并没有通过图片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丰先生分析说,当时郭益民和李保良所在的机枪连,一打仗都被分散在不同的连队,郭益民被分在八连,而李保良被分在七连。由于当时通信设备落后,每个地方的经历相互无法获悉。而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神勇战士”所拍摄的图片只是当时阵地的一个侧面。
“如果有阵地的正面图或者居高临下拍摄的图片,或许可以辨认。”丰先生说,他曾看到一个网友拍摄的他所属部队战斗的阵地,但是根本无法辨认。
丰先生提供了一本关于当年战役的书,其中恰巧有关于李保良所属的七连的战斗经过及地图。
根据许平和陈建国的回忆,敌人一火箭弹击中机枪阵地,一弹片击中李保良右大动脉,陈建国将李保良背下阵地,至山下一公路处——距离当时阵地100~150米的马路边。
而根据该书中的图示,七连最后是向北方向撤离的。丰先生分析,因为当时的路都是土路,一种可能是陈建国将盘山路认定为公路。
“谷子地”准备25日前到广西
丰先生建议,郭益民出发前,应该先拿着地图和许平、陈建国再次精确遗骸最后失落的位置,然后结合当地热心网友提供的图片,找出最可能准确的位置,再出发。“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增加找到李保良遗骸的最大可能。”
昨日,郭益民已回到许昌老家,准备调整好状态,于16日赶往武汉再至长沙,争取在本月25日之前抵达广西。
据郭益民介绍,目前全国有许多志愿者通过不同方式对他表示了支持,以前的战友、广西各部门也给他提供了巨大帮助。“以前我感到十分孤立,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支持我,我一定给大家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