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9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杜形象不容歪曲
国外“山寨乐团”纷纷来华
贺岁档几成“忽悠档”
季羡林旧居被盗物品追回 嫌犯被拘
蒋方舟:是孩子向成人献媚
钱文忠:《百家讲坛》都在垃圾时间播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国外“山寨乐团”纷纷来华
贺岁档几成“忽悠档”

国外“山寨乐团”纷纷来华

贺岁档几成“忽悠档”

近年来,邀请国外乐团来做新年音乐会已是国内很多地方的惯例。但是,不少跟“维也纳”、“皇家”、“施特劳斯”攀亲带故的杂牌军团也趁机来捞一桶金。比如“奥地利维也纳古典爱乐乐团”,其真身只是奥地利的一个大学学生乐团。一些“山寨乐团”云集中国演出市场,水准良莠不齐,甚至有乐迷戏称演出市场的“贺岁档”基本属于“忽悠档”。

拉大旗作虎皮

岁末压轴,年初头餐,新年音乐会业已成为圣诞档、新年档演出市场的主流。然而,除大师名团外,不少跟“维也纳”、“皇家”、“施特劳斯”攀亲带故的杂牌军团颇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某网站集结音乐专业人士发布的“演出前瞻”查证,即将于北京音乐厅、湖南大剧院和深圳音乐厅连轴转的“奥地利维也纳古典爱乐乐团”两易其名,其真身只是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学生乐团;“南芝加哥爱乐乐团”与拥有117年历史的美国“芝加哥爱乐乐团”只有一字之差,英文名直译却是“南岸室内乐团”,难掩其城市社区乐团的业余本质。

“绑架”审美品位

“山寨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此话用在新年音乐会市场再合适不过。曾有乐评人支招,教观众练就“火眼金睛”防忽悠,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一眼识破“挂羊头卖狗肉”的乐团绝非易事。酷爱古典音乐的丁先生曾高价购买了名曰“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出票,可演出现场的拙劣表演令人疑窦丛生,其后来才知乐团真名是“西柏林菖菖交响乐团”,而主办方竟以“中文翻译错误”为托词进行搪塞。丁先生大呼上当,撇开经济损失不谈,“原本打算高雅一把的,不仅作践了耳朵,实在对不起自己的品位”。

“山寨”横行,真正的“品牌货”也大受连累,不少观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与不少真正优秀的乐团失之交臂。

文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