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广电总局加大力度清理整顿包括BT网站在内的无视听许可证的非法视听节目网站,截至12月20日正式关闭期,全国已关闭了包括“BT中国”、“伊甸园”、“悠悠鸟”等几家大型网站在内的530多家BT网站。
许多年轻人过去几年间已经养成免费下载观看美剧、日剧、韩剧的习惯,BT网站关闭后,一时间竟有点无所适从。“大限”来临之前,网上“哀悼”的、遗憾的、最后冲刺忙下载的,热如沸水。
BT,一个涉及法律、文化、经济链条、传播方式甚至生存状态的广泛话题,“魔盒”一经打开,关上能那么容易吗?如果没有更多更丰富的精神产品提供给新一代的青年,可能关了BT,还会有“DT”、“ET”。“后BT时代”,引人遐思……
近日,全国不少电子商城打出了“禁止BT下载”的标牌。
一集45分钟长的美剧通常由4个翻译来做
BT网站关闭后,为国外影视作品配发中文字幕的多个字幕组也面临解散。而不同的“字幕组”也俨然“活雷锋”一般,被网友集体“缅怀”。
正是那群隐匿于网络的人义务投入到对国外影视剧、娱乐节目的翻译事业中,才让数以亿计的网友看到了最前沿的娱乐产品,是他们让《迷失》《越狱》《欲望都市》等剧在中国网友中暴红,而通过网络几乎与国外同步看剧观影,也成为年轻人最新潮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国内公认的四大美剧字幕组之一的“人人影视”字幕组总组长,这些天来,冯大树若有所失。他是澳大利亚斯文本理工大学的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在校学习外,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兴趣都集中在了美剧翻译上。而一众字幕组中,像冯这样的留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字幕组才有可能第一时间得到原始字幕。如今,这一切都已改变。
冯大树的前任刘洋,曾是人人影视字幕组的核心成员之一,这位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公务员。他向记者介绍了字幕组的工作流程。一般每个字幕组都是分工合作、流水作业,播出前通知翻译报名,剧集一播出,就会有片源出现在国外的BT网站上,这时字幕组的国外成员便会开始录制、传送原始字幕,字幕组总组长会通知报名的组员下载片源,再安排专人记录英文字幕的“时间轴”,即“从几分几秒到几分几秒,某个角色说话”,然后根据报名人数分配成几段发给翻译,各翻译将自己负责的片断字幕译好,交给总组长安排校对或直接交给校对者,修改润色,统一翻译风格,并重新检查时间轴,之后便在论坛以及射手网发布中文字幕。
字幕一出,就会有无数热心的网友第一时间制作内嵌字幕的各种版本视频,最后发布到网络上供人分享。据介绍,一集45分钟长的美剧通常由4个翻译来做,虽然每个翻译仅做10分钟左右的片段,但为了保证翻译质量,最终完成也需要4~8个小时。
起早贪黑就图个虚名
字幕组成员一般彼此间素不相识,全凭网络联系。比如刘洋,就是在准备出国留学时,看到YYeTs字幕组招募帖后通过QQ报了名。当晚就接到了任务,连夜完成后,被组长认为质量不错且责任心强,自此就成了字幕组的一员。后来他试着组建新的字幕组,比较熟悉后就成了总组长。
网名为KIME的白领小朱,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因有专业优势,大学时她就曾“客串”过美剧字幕组,帮忙校对和润色后期文字。KIME介绍说,美剧字幕组和日剧字幕组的风格、文化等都不太一样——前者主要是因为一部剧集而让大家聚在一起,后者可能会是因为一个或者几个明星而有共同语言;前者竞争激烈,各字幕组间因拼点击下载率会有些小恩小怨,先抢出来的就是王道;后者追求不同,不同的字幕组有的求快、有的求雅,因为翻译“要对得起偶像嘛”。不过,他们的共性是不图利,最多也就“图个虚名”,因为大家都是网名。
许多字幕组成员都说,如果非要讲好处,那就是能提升或证明自己的外语水平,同时会比普通网友多些“特权”,如拥有VIP账户,可以率先看剧,第一时间知道结局,第一时间陪伴剧情跌宕起伏。另外,也能拥有很高的级别与积分,只要在论坛上一“冒泡”,便会立刻引来“万人朝拜”。这,也算是一种成就感。
又回归到最原本、最单纯的时代
“混”过字幕组的外企白领东东,将字幕组形容成一个小“江湖”。
据说字幕组里高手云集,有海外学子、唐人街师奶、高校老师甚至还有一些电影制片厂的签约译员。现在国内最著名的四大美剧字幕组:伊甸园、人人影视、风软、破烂熊“纠集”了众多民间高手,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比起公司的运作丝毫不差。有高校外语系的学生称,不少老师也鼓励学生加入字幕组锻炼、学习外语。
是“江湖”,肯定有争斗拼抢。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80多家规模较大的字幕组,九成从事热播影视的翻译工作,其中英语的居多,至少五六十个。据最大的字幕发布网站射手网的统计,《越狱》第二季第13集是伊甸园最早发布的,从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拿到片源,到当天下午4时02分在网上发布,只用了6个半小时。伊甸园字幕组文件发布后被下载了1万多次,而3个小时后上传的另外一个字幕组的中文字幕,下载量不足它的1/10。
不过,YYeTs前任字幕组总组长刘洋强调,片源是国外的视频分享组织提供下载的,不是字幕组自己制作的,他们只放中英双语的字幕作品。而大家通过BT看到的配有中文翻译的美剧作品,则是热心的网友将视频文件和中文字幕作品压制在一起的合成品,也非字幕组所为。刘洋认为,他们之所以只发字幕而不发布视频,就是考虑到侵权等法律风险。
如今,有的字幕组宣告解散,有的字幕组则宣称要“回归”或者“转型”。正如“人人影视”网站的公告:“现在这样很好,全面禁止,又回归到最原本、最单纯的时代,只做字幕。至于原视频,你爱去哪儿下,去哪儿下。”
○猜想
“后BT时代”谁将获利?
BT被关后,影响直观,有数据分析指,12月的第一个周末较之11月的第一个周末,使用BT相关站点的独立访客数量降幅达32%。
不过,记者就不少BT网站被关之事采访了一些美剧迷,发现他们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紧张。好多IT从业人员说,关了国内的BT,还可以直接到国外的网站下“种子”,流存于互联网间的各种“不合法”资源并没有因此被根除,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寻找起来不那么方便罢了”。
记者在广州大学城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大学生,他们表示其实只是大的门户BT网站被封,他们常去的许多论坛提供的各种BT链接仍均可正常使用。有行内人士预测,虽然内容的聚散地被关掉,但各网友手中的硬盘是关不掉的,未来不排除网友依靠博客或国外服务器等共享其掌握的内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呗!”不少人质疑封BT的效果,认为可能只是一时有效。
有评论称,和众多中国互联网的顽疾一样,早年间主管部门在监管政策、监管力度方面的缺位很大程度上是如今BT“积重难返”的诱因之一。有网友称,我们将迎来一个“后BT时代”。这个时代会怎样呢?
各种设想嚣然网上——盗版行业死灰复燃,利润飙升,DVD刻录机价格走俏;电信、网通提前10年实现网速加速承诺,因为没有人再海量下载了;移动硬盘价格走低,因为下载歌曲用不着几百G的硬盘;高清电影DVD将迅速普及;在线视频网站开始抢占山头,生意火红;电视将重返娱乐舞台的中心……
实际上,部分设想已经成为现实。在广州的农林下路、福今路、五羊新城一带,本来已呈没落之势的盗版碟又“咸鱼翻生”,个别生意好的摊子已经挤不进去了,本来三四元一张的盗版碟,上周末已升至七八元。
○法规
“许可证”很重要
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任何网站和个人未取得“许可证”,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各级广电管理部门要按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未持有“许可证”擅自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和个人,责成其立即停止服务。
2008年6月,广电总局还公布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报程序,规定申请“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据《羊城晚报》
BT
BitTorrent的简称,是一个文件分发协议。它最大的优点在于,下载一个文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互相上传数据,使文件源可以在很有限的空间里支持大量下载者同时下载。说白了,下载的人越多,下载的速度就越快。所以,通过这种下载形式,免费看电影、电视的网友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