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2版:黄皮书上的中国力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综合国力排第七
综合国力
中国排名第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关键词·中国生存资源极为紧缺▶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率得分低▶关键词·中国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关键词·社会分配差距超“警戒线”▶关键词·“生态足迹”越少越好
综合国力
中国排名第七
▶关键词·中国资金贡献偏少

综合国力

中国排名第七

黄皮书对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领土与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科技五个直接构成要素,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安全与国内政治、国际贡献四个影响要素。

美国除了在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安全与国内政治三项上得分较低外,在其他项目上都居于前列,其中,经济、军事、科技和国际贡献四项都居第一位,资源居第二位。日本作为总排名第二的国家,除了领土与资源、人口这两项得分极低,军事力量较弱之外,其他项目都位居前列。俄罗斯的长项是领土与资源,中国的长项是人口,俄罗斯与中国在军事上分列第三、第二,主要是因为军队人数多,装备数量大,且军费能排在中上游。11个国家的排名中,美日德综合国力位居三强,中国排名第七。

▶关键词·中国生存资源极为紧缺

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领土与自然资源的排名中,中国排名第四,位居上游。

李少军表示,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中国的生存资源实际上是极为紧缺的。领土广阔与资源丰富在战略互动中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领土大国具有较丰富的生存资源和军事上的回旋余地,而领土小国在战略竞争中则往往具有先天的脆弱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率得分低

黄皮书指出,在国际战略互动中,尽管人口规模并不是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较多的人口可以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并且会形成一个广大的市场。

李少军指出,过大的人口量亦是一种负担,而高等教育入学率与教育投入,可以看作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尺度。这两项数字越高,表明其人口的知识化程度越高。

▶关键词·中国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

黄皮书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结果看,基本格局是西方七国排在前,“金砖四国”排在后。中国虽然GDP的总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人均GDP水平很低,因此排名偏后,排在第八位。

黄皮书表示,科技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先进程度的主要因素。科技水平的具体排名,中国较为靠后,排在第八位。位居第一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次之。

▶关键词·社会分配差距超“警戒线”

黄皮书介绍,对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基本格局是西方七国在前,“金砖四国”在后。中国的得分是偏低的,尤其是基尼指数,中国居倒数第二位,超过了40的警戒线。

专家表示,社会发展指标主要衡量的是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一个综合国力强的大国,也应该是人类发展高水平并且社会相对公平的国家。

▶关键词·“生态足迹”越少越好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情况,除了生态足迹(衡量国家消耗环境的一个指标)得分较高外,在森林覆盖率和能效比上得分都偏低。

专家解析,国力的发展与环境的现状是有密切关系的。专家指出,通常国力越强大,环境受到的破坏就越严重。按照“生态足迹”这个指标,人类在自然界留下的“足迹”越少越好。

▶关键词·安全和腐败存在挑战

黄皮书指出,总的格局是西方七国在前,“金砖四国”在后。中国虽然在“金砖四国”中情况最好,但在安全与腐败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专家解析,腐败作为一个国内政治因素,事实上也会对各种国力要素发生影响。一个腐败程度高的国家,其战略资源与能力的运用都会大打折扣。

国际贡献项目中,中国排第八,美、日、印居三强。

黄皮书指出,尽管中国在派遣维和人员方面做得较好,但对联合国的资金贡献是偏少的,这与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据《法制晚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