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本书雕出的岁月图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一本书雕出的岁月图像

在这个写书人比读书人还多的年代,出书已变得不再神圣,年出书量越来越多,而真正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经典则越来越少。编辑的编书量逐年增多,而好书稿逐年减少。2009年在我编辑的二三十本书中,《一张报纸与一座城市的60年情缘》则是一本能让我激动、连连称道的好书。

此书是为纪念《郑州晚报》创刊60周年编写的。书中所选文章是60年来《郑州晚报》发表过的优秀之作。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情感的潘多拉魔盒一下子被打开,阅读文字所产生的不同情感时时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为这座城市60年来的变化而惊叹;为晚报记者的勇担大义、惩恶扬善的精神所感动,为媒体舆论在推动城市文化、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而震撼;为众多作者与这张报纸间真挚的情感而潸然泪下。

一本书承载着60年《郑州晚报》与郑州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一本书雕出了一张报纸与这座城市的岁月图像。

□杨光(河南人民出版社副编审、本书编辑)

从书中认识郑州

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又充满朝气的城市

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辉煌不再,一些人和事已成过眼烟云,许多旧有的城市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一些新的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些民间文化渐渐成了过去的风景。

值得庆幸的是时间在流逝,而文字却永恒。《郑州晚报》用她的笔与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足迹,不断唤起人们的回味与反思,如二七纪念塔由最初的木塔变为现今的钢筋筑身的铁塔的经过。作为以纺织起家的郑州城,当年繁荣的纺织业景象而今已很难再有,而晚报不但记下了当年纺织业发展的盛况,还正因为晚报对纺织业的报道,奠定了郑州作为纺织业基地的根基。也许很多人都欣赏过黄河大桥的壮观,四桥一路的繁忙,已很难知道其建设过程中的种种细节,那么读读晚报曾经跟踪的报道吧,或许会使你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怀。

书中第三部分“骄傲:自知明艳更沉吟”中的《一座都 “宝藏”悠久文明》《一个祖“祭出”华夏同根》《一功夫“打出”少林传奇》《一台戏“唱彻”梨园内外》等15篇文章,气势逼人,较好地反映了郑州360度的面貌、特点: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有着中原特有的韵味,她有闻名世界的少林武术,她的戏曲文化厚重、大气,她的烩面名扬千里,这些又都反映着中原人直爽、厚道的性格特征。她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来来往往的商人在这里汇集、定居,使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城,她又有着先进的科技,有着光明的前途,她的梦想在郑东新区得到实现,而今她又朝着动漫产业进军。

《郑州晚报》不但记录这座城的外部景观变化,还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步伐,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这片土地上所涌现出的一些风云人物、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这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郑州,勾勒出了郑州过去与现在的岁月图像。

通过阅读此书

了解了60年来《郑州晚报》一路走来的不同风采

毋庸置疑,媒体的作用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新闻播报出来,这些报道能使人或触目惊心,或激情澎湃,或义愤填膺,或悲悯惆怅,只要能使人产生共鸣,满足人们的阅读所需,就显出了媒体的力量,达到了播报的目的。

60年来《郑州晚报》不负使命,根据时代的发展,人们阅读需要的变化,不断变换着栏目的内容,不断地改版、扩版。“毛主席亲笔题报头,全国晚报也很罕见,最早推出‘星期刊’;他们出手如电,最快奉上‘号外’、‘特刊’。”

《号外出彩 大事件分秒必争》《娱乐至上 星期刊洛阳纸贵》《网络掘金 新媒体风头正劲》等10篇文章,详述了晚报一路走来的变化。如1984年推出的“星期刊”,许多年来打造了不少品牌栏目,“1996年,星期刊开始全彩印,在那个黑白红的年代里,‘星期刊’丰富多彩的内容、图文并茂的版面设置再次征服了读者。”到了1999年为适应市民阅读和休闲的需要,星期刊又改名为“都市周刊”。

由此看来,晚报人是敢于创新的,敢于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

他们不断策划着新的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一些栏目的内容彰显出了晚报极大的个性色彩,也成为了报纸的看点、亮点。为丰富郑州这座城市的性格、韵律、颜色,开辟了郑州故事征文版面。而今为纪念郑州晚报创刊60年又特批专刊“郑州晚报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郑晚甲子行”。

新的时代呼唤报纸有更多更好的内容,王剑冰先生希望晚报副刊能充分体现郑州的地域特色。

墨白先生认为晚报应开创一些特色栏目,比如“旧报新闻”等,这些都值得晚报人借鉴、思考。

读完此书

让人不由不赞叹这群“晚报人”

在审阅书稿的过程中,情感常常不能自已,泪水也会时不时模糊了视线,被晚报记者的举止所感动,被他们笔下的人和事所感动。

记者是时代的歌者,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鞭挞假恶丑,揭露人间的罪恶,他们歌颂正义、美好,使得世界充满了阳光。在不同的情形下,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他们是推波助澜者,使一项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在各种危难之际,他们又是勇敢的战士,敢于向不同的恶势力叫阵,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身先士卒,把最新的消息及时报道出来,以此安慰紧张的人们。在好人好事面前,他们又成了绘画师,他们会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描画各种善良的举动,刻画一颗颗美好的心灵,读着他们充满感情的篇章,人们会流下一行行的热泪。

书中第四部分“力量: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17篇文章就是郑晚人的集体写照,通过他们的报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大写的人。本书也从另外的角度,留下了他们美好的身影,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早已定格成了一组石雕。

书中让人知道

许多人与这张报纸的情感

书的第五部分,选载了60篇“我与晚报”的征文,记录了晚报与一些人的情感故事。

有人把晚报喻为自己的情人,有人认为晚报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有人说晚报圆了自己的写作梦,甚至有人把读晚报看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以拥有晚报而自豪,在与晚报的缘分中,他们与晚报编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编辑有的成了他们写作之路中的引导者,晚报编辑的耐心、细心也培养了他们的信心,文中还记述了他们等晚报时的那份期待和激动,读晚报时的那份惬意与愉悦,有了晚报他们的人生才充实,有晚报的一路陪伴,他们才能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他们对晚报与晚报人有着太多的感恩与感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岂能以一个“谢”字了得?

不得不说书名

及其背后的故事

当我第一次看到书名时,不禁惊呼,起得好,一张报纸与一座城市是两个泛化的概念,有一定的沧桑感和文学意蕴,让人浮想联翩,引人无限遐思,而题目中透露出的另一层信息是二者间60年的情缘,更加耐人寻味,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说到书名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与这座城与这张报都有着不一般的感情。那就是曾经写出了老郑州三部曲的赵富海先生,他对郑州的历史、性情以及活跃在郑州的三教九流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他与郑州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另一方面他又是读着这张晚报长大的,他曾经说是《郑州晚报》培养了他写作的兴趣,并不断受到郑晚人鞭策、鼓励,使之一路写到花甲仍笔耕不辍。他与这座城与这张报一路并行,对二者又有着眷眷之情,也只有他才能把两个意象结合得这样恰切、完美。

总之,一张报纸雕刻出了这座城市的形象,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性格,见证、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而这座城市也成就了这些“报人”,是这座城市给了他们安身立命之地,是养育他们的一方沃土。“报纸与城市相辅相成,城市与报纸水乳交融。”

本书的出版,对这张报纸的发展、这个城市的建设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60年告一段落,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郑晚人”更应多点应变能力,多关注时事动态,及时反映民生民情,报道大家议论的热点话题,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会因这张报纸变得更加美好,而这座城市也会赋予这张报纸更大的使命。

本书是城市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在影响人们生活、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建树。期待这套丛书中其他几本将会做得更好。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