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良好创造力的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根植沃土、服务三农”——中牟郑银村镇银行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答。2009年12月29日,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郑州市商业银行更名挂牌为“郑州银行”以来的头件喜事,标志着郑州银行业务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多区域发展。从最初的郑州城市信用社,到郑州城市合作银行,到郑州市商业银行,再到如今的郑州银行,这家本土银行机构的名称在不断变迁中,实现着大踏步的跨越。 晚报记者 倪子 刘卫清 通讯员 吴华 刘扬 成娴
一片丹心支农便农惠农
“你看,这是我在村镇银行的存折,我把经商积攒的9000元存了进去。”昨日,中牟县白沙镇一位孙姓村民站在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柜台前,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存折。
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成立之前,中牟县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普遍反映金融服务不够,网点覆盖面窄,存取款非常不方便。特别是这几年,中牟县在郑汴产业带的辐射带动下,经济、社会都有一定发展,这条郑州与开封间的“黄金走廊“,金融服务网点偏少,只有工行、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少数金融机构。
中牟郑银村镇银行的成立,被业内人士看作是解决我省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年磨剑铸造精品银行
10年前,郑州城市合作银行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郑州市商业银行挂牌成立,成立后的郑州市商业银行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2006年,2007年,2008年,郑州商行加快资本重组和战略引资步伐,积极引进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进社区、走市场、创特色、建精品”、“商行大特色、支行小特色”和“先做小做精,再做大做强,最终做优做久”的工作思路。
2009年年初,郑州商行明确“植根郑州、鼎立中原、辐射全国”的发展愿景和“更名迁址,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引进战投谋划上市”的三步走战略,为全行员工指明了前进方向。
截至2009年11月底,郑州商行资产总额428.22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了364.22亿元;存款余额348.72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了308.1亿元;贷款余额197.4亿元; 9年来,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2006年分别实现盈利1.15亿元和2.65亿元,2007年实现盈利4.75亿元,2008年实现盈利7.08亿元;到2009年11月底实现盈利6.35亿元。
经过10年发展,郑州银行终于磨砺成了一把光辉夺目的“精品银行”之剑,成为郑州市场上具有特色的精品银行、专家银行之一。
市民银行与地方经济共成长
一直以来,郑州商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市民银行”、“小企业银行”、“郑州人自己的银行”。作为郑州唯一的本土银行,郑州银行不断推出符合居民创业、消费、生活需求的各种特色产品,从与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代缴业务着手,推出“缴付宝”业务,成为全省居民基础生活代理业务量最多、项目最全的银行。
2000年到2009年底,该行累计投放贷款520亿元,大力支持了城市基础建设、地方财政项目、科教文卫事业以及优秀民营企业建设,郑州的城市建设有很多都打上了“商行标签”:如全市道路拓宽、省高速公路建设、市环城快速路建设、东西大街改造、郑东新区建设、自来水管网改造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郑州银行都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
2009年,是郑州银行发展的一年、开拓的一年、骄人的一年,而同时,这一年也注定成为郑州市商业银行发展史一块无法磨灭的界碑:十年间,郑州银行资产规模由小变大,资产质量由差变好,管理水平由低变高,盈利能力由弱变强,监管评级越级提升,耀眼的成就全在这一刻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2009年岁末,郑州银行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去实现跨区域发展,去实现战略引投计划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