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郑州县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家门口买张沟柴鸡,这一天不远了
“小混世魔王”习武中蜕变
被武警部队“相中”
新郑首次“非遗”摸家底
普查出560件好东西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农家小院,柴鸡销售场面火爆
在家门口买张沟柴鸡,这一天不远了
市民纷纷拿着郑州晚报上门采购,张沟养鸡户谋求郑州发展
如果你有现成的摊点店面请与本报热线67659999联系
到张沟村买柴鸡的市民络绎不绝。
张金伟卖鸡蛋时,秤杆总是翘得高高的。

市民纷纷拿着郑州晚报上门采购,张沟养鸡户谋求郑州发展

如果你有现成的摊点店面请与本报热线67659999联系

去年12月25日以来,本报多次报道新郑市龙湖镇张沟村民养殖的散养柴鸡销售难一事,300多位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希望前往购买柴鸡,到昨日,已销售柴鸡2000多只。期间,不少热心人还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养殖户构建市场营销渠道,众养殖户经过商讨,决定在郑州市摆摊设点寻找合作伙伴。

晚报记者 王军方 文/图

“我准备到张沟村买柴鸡,请把他们的电话告诉我。”本报开通柴鸡买卖热线后,300多位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

元旦小长假期间,记者来到张金伟家探访,看到他家院门口停了几辆汽车,院子里站了很多人,他们都是来买柴鸡或柴鸡蛋的。

“我一天接几十个电话,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电话一直不断,手机早上充的电,不到晚上就没电了,接电话接的头都晕了,几个人忙的一塌糊涂。”张金伟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说,这段时间买柴鸡的人非常多,很多市民都是拿着郑州晚报找到门上的。

“春节临近了,一些单位要集体购买年货。圃田一家企业的老板来了,看了养殖现场后,表示要预定500只鸡子,他要给职工发福利。还有一家单位订了500个鸡蛋。”张金伟说,来张沟村找他买鸡子的市民不下200人,养殖户已经卖出去2000多只鸡子,大约有3吨多。

村民想注册商标,保护柴鸡声誉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张沟村,几位养殖户正聚集在张金伟家商讨下一步的销售计划。

张宝亮说,晚报报道之后,偏僻的张沟村俨然成了一个柴鸡销售集市,但问题紧跟着来了,出现了假冒柴鸡。附近村庄和张沟村个别养殖户看到他们的柴鸡卖得好便开始行动,将圈养的鸡子摆放到路边,竖了个牌子“张沟第一柴鸡散养场”,看到“疑似”买鸡人就上前拦截询问,兜售“柴鸡”。

“买谁的不是买,将心比心,养鸡的人都不容易,别人的鸡子卖出去了我也很高兴,但是,市民从郑州跑来到这里买柴鸡,一定要给人家真正的柴鸡,不能砸我们的牌子。”张金伟说,他们正在想办法保护张沟村的柴鸡声誉。

张金伟表示,他们也正在考虑注册商标,制作标识和统一包装的事情。“但这些事,时间长又很麻烦,我们缺乏专业知识,而且不能保证有假冒的跟着学。”

面向郑州市场寻找销售摊点

前往张沟村买鸡子的市民不少都是有经验的销售行家,他们为张金伟等养殖户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从商标注册到品牌打造,从散养零售到集团供销等,张金伟这几天了解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知识。

“我和金伟每天凌晨3点半就醒了,给鸡子烧上开水后,我就和金伟探讨销售的事儿。”和张金伟一起养鸡的张宝亮说,他们急需的不是向外地销售,而是向距离张沟村只有十五六公里的郑州销售。

“有周口的、深圳等外地的经销商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外地销售的事儿。有一家商户想把柴鸡和柴鸡蛋销往香港,但是我们没有检疫等相关手续,外销和进超市都是一个问题。现实问题是我们没有资金,销售渠道的建立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那都是将来的事儿,我们现在能做的先将家门口的市场打开。”张金伟说,走出张沟村到郑州摆摊设点、开专卖店,不但方便市民购买,还对产品起到长期宣传作用。

如果您有现成的店面或者农贸市场摊位,想经销张沟村的散养柴鸡和柴鸡蛋,或者提供给张沟村养殖户自行销售,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67659999或本报新郑新闻热线65306568,店面、摊位最好只卖张沟村柴鸡和柴鸡蛋,如同时卖其他菜品也可商量,但绝不能销售同类产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