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2版:中国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生在宿舍楼下
煽情表白被偷拍
到区政府网提意见
不得超过100个字符
“难道要市民用文言文投诉”
“老爸招聘儿子”花样还真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仨人报名俩缺考,就剩校长的孩子了
“老爸招聘儿子”花样还真多

牛年岁尾,一个题为《史上最牛考试之父亲招聘儿子》的帖子引发网民关注,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最终导致浙江平阳电大校长林传杯被免职,其子林廷耀被取消平阳电大法学教师拟录用资格。日前,记者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

爆料:老爸招聘儿子

2009年12月21日,浙江平阳县人事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9年公开考录职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师)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的公告,公告中一个叫“林廷耀”的拟录用人员引起了网友的质疑。

时隔两天,网友在平阳信息网“第一社区”爆出《史上最牛考试之父亲招聘儿子》的帖子,此帖后来又迅速出现在各网站论坛上,称平阳电大招聘教师,应聘该校法学专业教师考试的3人中,只有一人有成绩,另外两人均是零分。而这名唯一获得成绩并最终进入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的“林廷耀”,身份就是该校校长林传杯的儿子。

网友还列举诸多“巧合”来对照分析。按照《平阳县教育局公开考录职高专业课教师招聘启事》规定,此岗位面向平阳县报考,设开考比例即岗位录用数与报名人数之比必须等于或超过1∶3,否则取消该岗位录用计划。结果,该岗位报名刚好3人,一人不多一人不少。而到考试的时候,其余两人都玩“人间蒸发”,全部零分。显然,这位校长的儿子就被毫无悬念地录用了。

“父亲招聘儿子”事件一出,引起平阳县委的高度重视,县有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据平阳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筱媚介绍,2009年10月,该县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范专业和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决定向社会公开考录8名有实践经验的职高教师(实习指导师),其中,平阳电大招聘一名法学专业教师。她说,网友爆料的情况基本属实,在报名截止日期最后一天,该岗位只有林廷耀一人报名,林传杯与其妻子许某担心报名人数不足无法开考,便“请”来两名符合条件的人当“考托”,但这俩人实际上没有参加考试,成绩为零分。

调查:学校招考前自拟要求

“父亲招聘儿子”事件曝光不到一周,平阳县对经查实的有关当事人做出严厉查处,震动当地。这起看似偶然发生的事件,再次把地方事业单位公招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记者在平阳采访时了解到,平阳县教育局这次组织实施的8名职高教师岗位公开招考,对报名考生的资格、条件设置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应聘平阳电大法学教师无需教师资格证书,但必须有普通话二乙及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而其他7个教师岗位均无普通话证书要求。

“同样是当教师,为何唯独对平阳电大报名考生做此要求?”面对记者的疑问,平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德平说:“这批专业教师岗位招考,由各学校自己提出用人需求和条件,县教育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报名资格条件等事项,再报县人事局审批并联合对外发布。平阳电大自己提出这个要求,我们认为比较合理。”

然而,当地的几名大学生和家长对记者说,这个看似平常的报考要求,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因为法学毕业的学生很少有考普通话证书的。由于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对普通话证书不做要求,所以这一条件设置把许多学生拦在了门外。

平阳县一位熟知内部操作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干部对记者说,国家出台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是个大框架,具体到基层部门,要想“玩花样”,在报名资格、条件和范围设置、信息发布时间和发布媒体,以及笔试、面试等环节,大有“文章”可做,个中“玄机”多多。

分析:招聘制度亟待完善

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被曝光的各地离奇的事业单位招录事件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政府公信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当前,人们向往的招录岗位,除了公务员,就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序列的招考比较严格,想通过“暗箱操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还只有国家部门的笼统规章,平阳“父亲招聘儿子”等离奇事件的发生,呼唤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范柏乃认为,公开招考最终取得公平、公正的核心在于真正公开,除考试程序透明外,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招录有关的信息都应置于阳光下。比如,地方事业单位用人情况应事先向社会和盘托出,自觉接受舆论的公开监督;有关部门推出的招考岗位、资格条件要在更长的时段里提前公布,并说明原因;对招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人。总之,招聘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努力追求在更广大的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

一些干部群众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公平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次“父亲招聘儿子”闹剧只是众多“暗箱操作”的一个缩影。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保证基层事业单位公招的公平、公开、公正,无疑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又一次考验。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