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连续袭击,寒潮笼罩中原大地,谁在寒风中孤立无援?虎年将至,希望的种子正在孕育,谁在寒冬中心怀憧憬?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今日起本报发出暖冬征集令,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出“暖冬行动”,捐一件衣物、献一片爱心、送一份温暖,让爱温暖这个冬天!我们邀爱心企业和市民一起携手,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为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提供一个渠道。为困难人群驱散冬日严寒,为心怀梦想的人们完成心愿!请您拨打晚报热线:67659999。
我周末免费为小学生补习数学
1月28日,小学就要期末考试了,许多家长已经开始和孩子一起备战,但一下没有时间、肚子里墨水又少的家长开始犯起了愁。昨日,家住人民路的曹女士送来好消息,她想周末免费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补习数学。晚报记者 李丽君
想给孩子营造学习环境
据曹女士介绍,她今年41岁,曾是小学数学教师,有教师资格证。她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当一名优秀教师是她年轻时的梦想。当年她从事教师工作时,也一直非常用心。
后来曹女士有了孩子,为了更好地抚养、教育小宝宝,她忍痛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在家当一位全职妈妈。在她的细心呵护和照顾下,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母亲,她深知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她首先当了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现在,曹女士的孩子已经11岁,上小学六年级,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曹女士一直觉得在给孩子辅导功课时,孩子一个人很孤单,于是她思索着该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主要为五六年级的学生补课
“孩子们一起学习氛围会更好。”曹女士经过考虑,想出这个好办法,免费为需要补习数学的孩子补课。“这样孩子们在一起学习,还能提高学习兴趣,我计划每周六辅导,上午9时到12时辅导五年级的,下午3时到6时辅导六年级的,一个班招收6名孩子,从本周末就开始。辅导地点设在我家就行,家里有暖气,也不会冻着孩子。再说,我也是个母亲,会更了解孩子。把孩子们送来,就放心吧!”
在铺天盖地高价补习班的覆盖下,曹女士的做法着实让人感动和赞叹。如果您的孩子需要补习,可以直接拨打曹女士的电话68068055来报名。
农民工在我这里吃饭随便给个钱就行
“过节回家的农民工兄弟吃完热乎乎的饭菜,饭钱看着随便给就行。我没指望这个挣钱,只是想给农民工一些帮助。”昨日,在客运南站开饭店的孙德坤拨通了本报热线,他的“农民之家”小饭店将在春节期间为农民工送去一份温暖。晚报记者 汪永森 董洪刚 实习生 张芬芬
想让小饭店成为农民工温暖的家
上午11时许,记者在陇海路客运南站对面的公交站牌后找到了“农民之家”,这家小门脸的饭店只在门前有个标志,门头上却是另一家饭店的名字。
“饭店开门刚两天,吃饭的人也不算多,吃的东西也都不贵,吃完随便给个钱就行。”孙德坤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就是一家饭店,自己租下后刚开业,现在还没有熟客上门,他认为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他开展春节回馈农民工的活动,想让农民工在店里吃饭随便给钱,并不是开业促销的炒作手段。
“我没想靠这个活动赚钱,只是想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农民工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帮助。”孙德坤说,自己的饭店开在陇海路客运南站对面,这里每年春节都有大批农民工要乘车回家,他觉得自己的小店能成为农民工温暖的家。
一盘饺子给2元,一碗稀饭给1元
孙德坤是周口扶沟人,在郑州打工十几年了,曾经也是路边等活儿的众多农民工中的一个。亲身体会到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不容易后,他说自己特别想帮助农民工兄弟。
“饭店开业几天了,每天进店吃饭的人不算少,但收入只有几十元,而每天运营的成本在300元左右。”孙德坤说,车站的客流量和进城的农民工比较多,“吃饭随便给钱”的宗旨给小饭店赚了点人气,但有很多人说他脑子有毛病。
“一盘饺子有人给两块,一碗稀饭也有人给一块的,我都能接受,给多给少我都高兴。”孙德坤说,只要是农民工到店里用餐,他都会提供最大的便利。
就算赔钱也会把活动坚持下去
孙德坤说,春节期间即使赔钱也会把活动坚持下去。到这里用餐的尉氏农民工朱先生说:“老板的这项活动很实惠,相信老板是要真心为农民工兄弟送温暖,我在用餐后会按价给钱,而且觉得吃的很值。”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南关街居民马先生说,他多次从该店门前经过,没见店里有很多顾客,他不看好这家店。店员也不支持老板这样做,他们担心发不了工资而离开了。对此,孙德坤说:“我就是想帮助农民工,现在还有人要加入进来,有招待所也准备搞‘随便给钱’的活动。”
暖冬第三人
肖女士
我想护理老人,一定会做得很好
“能否通过晚报,帮我找一份医院陪护的工作?”昨日,来郑州求职的肖女士求助本报,希望能通过晚报找一份护理或陪护的工作。
晚报记者 詹莉莉
离异后背井离乡,当过人体模特
肖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45岁,儿子3岁时她和丈夫离了婚,儿子一直跟着前夫。“刚开始,我还可以去看看儿子,给他买点衣服什么的。在儿子7岁以后,他爸爸再也不让我见他了,并且还叫孩子不要认我。”肖女士说,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无法给儿子好的生活,所以她并没有强求什么。
伤心无助的肖女士,在2002年从豫东农村老家来到郑州打工。“刚开始做家政工作,干了两年,收入不多,就想换换工作,可一直没有机会。”肖女士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她去做人体模特。“最初我很害羞,不愿意去,但为了挣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2004年11月份,肖女士“忐忑不安”地开始了第一次人体模特工作。
不想回老家过年,要找份护理工作
当模特并不是每天都有活儿,收入也不算高。夏天还好,挣的钱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一到冬天就成淡季了。“没有美术课,其他工作也不好找。”肖女士说,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能相见,去年她母亲也去世了,失去亲人的她现在更无牵挂了,所以不打算回老家过年,想利用春节在郑州打工多挣点钱。
“我已经闲了很长时间,一直也找不到工作,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外打工的日子很不好过,我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时特绝望。希望通过郑州晚报寻找一份医院陪护工作,或者给老人做饭也行。”肖女士说,老人如果能自理,薪水可以少些。“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护理、陪护等工作我完全可以胜任,一定会做得很好。”肖女士很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