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第一乞丐村”救赎之路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第一乞丐村”救赎之路

5元一瓶的劣质白酒下肚,声音沙哑地唱两句小曲,李尕猴的眼里才会放出异样的神采。29年前一个阴冷的冬天,李尕猴带着7岁的儿子流浪成都街头。李尕猴抱着二胡,反复拉着从电视上学来的几首曲子,儿子则伸出冻红的小手,向行人乞讨。

李尕猴所在的甘肃省岷县小寨村,因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乞丐村”而闻名全国。这个村庄八九成的农民都像候鸟一样,在贫瘠的乡村和诸如青岛、沈阳、南京等东部沿海城市之间季节性迁徙乞讨,“夏天北上,冬天南下”。如今,这个另类成名的村庄是否还延续着它不光彩的传统?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探访了小寨村。

村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和村里其他人家相比,李尕猴家最大的不同是,供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但至今,李家仍位列这个村庄最贫困的家庭目录中。原因很简单,李尕猴“讨得最早,但没讨下去”。

现在李家住的这间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子,宽3米,长七八米,建于2007年,4000元盖房的钱来自政府救助。环顾四周,他家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供孩子上学,是李尕猴这辈子自认为最正确的一个决策。他至今清晰地记得小儿子李玉平小时候的责问:“我已经10岁了,啥时候让我上学啊?”

李玉平上大学那年,李尕猴执意要陪儿子到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报到,瞅瞅“大学长啥样”。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不是为了乞讨出远门。回家时,他又去乞讨,但这次是为了还交学费欠的债。不过,他的乞讨很快被听到消息赶到的李玉平制止了。

2008年腊月,23岁的李玉平回乡举行婚礼。去年年底,从江苏无锡传来儿媳生下孙女的消息,接到电话的李尕猴乐得一连喝了4天的酒。不过有时候,他也会羡慕村里那些因乞讨富起来的人,“人家比我供大学生过得好”。

因生活所迫行乞的,已基本没有了

在以房子为财富象征的乡村,不少外出讨要的小寨农民,回村后盖起了大瓦房。“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就是最早出去讨要的人。”这个说法得到了村支书杨金忠的证实。

“不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去讨要,而是认为讨要来得容易。”中寨镇民政站站长杨维科说,他曾作为驻村干部长期在小寨村工作,从1999年前后,小寨人外出讨要时开始从讨粮食向讨钱转变,后来当地农民将外出讨钱视作“快速致富”的捷径。

岷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康平实地走访小寨村后发现:“村里去乞讨的人,不一定是最穷的。因生活所迫行乞的,已基本没有了。”

“这很不光彩,是一种耻辱。”杨金忠说,不过近年来乞讨者正在减少。据杨维科介绍,以往讨要现象严重的时期,每年从各大城市救助站遣送回小寨的农民有五六十人,而近几年已下降至个位数。

“靠乞讨发家”只是传言

尽管小寨村目前仍有外出乞讨现象存在,但记者调查发现,外界对小寨村的报道有些夸大。比如“乞丐村多见二层小洋楼”、“乞丐村的乞丐坐飞机返乡”等。

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乞丐村”后,小寨似乎成了“品牌”,经常被冒名顶替。不少来自附近漳县、宕昌等地的行乞者,被城市救助站收容后,都声称自己是小寨人。

还有传言称,当地村民石胜平靠乞讨赚了50多万元。近日,记者在小寨村见到了石胜平,他说自己的财富主要来自集资经营化肥生意。被媒体广为报道的“乞讨大户”李文义也早已改行,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就读于中寨中学,而且学习成绩优异。

事实上,小寨的建筑如今仍以土坯房、砖瓦房为主。有报道称“多见二层小洋楼”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小寨2社和3社所在的集市街道两旁。出租车司机石永茂对记者说:“我敢说,这条街道的楼房都是靠勤勤恳恳的劳动盖起来的,没有一家是靠乞讨盖起来的。”5年前,石永茂大量收购当归,在当归价格完成一轮从每公斤十几元到七八十元的疯涨后,他盖起了街道里最漂亮的一幢米黄色小楼,开始经营百货生意。据了解,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当地“中国当归之乡”品牌的日益扩大,不少农民因此致了富。

去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980元

一条通往小寨的砂石路上,路旁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蓝色标语——“别跪了,站起来!”“站起来,活出尊严!”

上世纪80年代初,小寨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村子里出现了最早一批外出讨要的人。后来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候,一个村子60户村民仅有4户没去讨要。

进入21世纪,贫困依然困扰着这个村庄。杨金忠将小寨贫穷的原因归结为“人多地少,靠天吃饭”——拥有2514亩土地的小寨村,养活着2624口人,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来自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该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80元。而这一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

掩盖不了的贫困,加上外界的过分关注,让小寨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今,这个被污名化的村庄“很受伤”。

李玉平上大学后,曾在他就读的小寨初中校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致全乡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别跪了,小寨人,站起来》。他还在村里办起免费文化补习班,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谈人生理想。他认为:“读书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据《中国青年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