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报道的“冬天常常冻得睡不着觉”的景玉才不再愁
强冷空气连续袭击,寒潮笼罩中原大地,谁在寒风中孤立无援?虎年将至,希望的种子正在孕育,谁在寒冬中心怀憧憬?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本报暖冬征集令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出“暖冬行动”,捐一件衣物、献一片爱心、送一份温暖,让爱温暖这个冬天!我们邀爱心企业和市民一起携手,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为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提供一个渠道。为困难人群驱散冬日严寒,为心怀梦想的人们完成心愿!请您拨打晚报热线:67659999。
谢谢您的爱
“棉被、大衣、电暖器都有人送,晚报转到社区的救助电话,工作人员忙活接待了一天。”
昨日,本报报道暖冬第五人景玉才两患重病失业在家,需要电暖器和被子御寒后,热心读者将新棉被、暖风机、皮衣、大衣和200元的过冬钱通过绿园社区送到了景玉才家中。
晚报记者 汪永森 董洪刚
实习生 王玲 通讯员 芦琳琳
下岗职工送来棉被暖风机
昨日中午,58岁的王先生将新棉被和暖风机送到了景玉才的家里,王先生也是下岗工人,每月靠500多元失业金维持生活。
“我和景玉才年龄相当,帮助人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情,我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互助互爱才会有温暖。”王先生说,爱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支持,如果有类似的爱心活动,只要力所能及一定还会施以援手。
同一社区的残疾人送来电暖器
“我家有个电暖器,就在供暖前用过两次,现在想通过晚报捐给景玉才。”同住绿原社区的王先生身有残疾出门不方便,但看过本报关于景玉才的报道后,立即骑着电动车将自家的电暖器送给了景玉才。
“我想捐三四件过冬的棉衣,3天之内就送到景玉才家中。” 61岁的景先生说。
有人留下200元钱就走
“帮助我的好心人真多,社区主任刚才还打电话说有人要帮助我,中午有人敲开门放下新被子和200元钱,让我好好过冬。”面对如潮爱心,景玉才一个劲地道谢,他希望能有更多市民投入到爱心救助中,帮助这个城市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有爱
1000多件衣物想捐赠给一个社区或村庄
本报讯 “我们单位组织600多名员工,捐赠了1000多件各种衣物,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想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昨日下午,郑州市骨科医院党办的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热线,表示要加入晚报暖冬行动,将更多关爱送给困难人群。
王女士说,当得知郑州晚报的“暖冬行动”正式启动后,郑州市骨科医院就组织了600多名职工开展捐赠活动,共捐赠了1000多件棉衣、毛衣、单衣等各种衣物。同时,还有少部分的文具和书籍。
王女士表示,由于衣物众多,考虑到赠送的便利性,希望最好捐赠给整个社区或者村庄。如果您有相关需求,可以拨打本报暖冬热线67659999,我们将把衣物给您送过去。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柴琳琳
我有爱
程先生想捐500元给困难者
本报讯 “我是东区房地产公司的普通售楼员,我想加入晚报‘暖冬行动’,捐出500元给需要帮助的市民。”昨日,市民程先生来电说,自己从小热心公益活动,通过报纸捐款还是第一次。程先生希望通过晚报,将资金捐给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城市低保家庭或重病病人或残疾人。
晚报记者 汪永森 董洪刚 实习生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