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宜锦
昨日,《郑州新区文物保护规划》终评会在郑举行并予以原则通过。由国内规划、文物、考古等方面的13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规划进行了评审。
郑州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中牟县东边界、南至航空港区、北至黄河大堤,总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有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共835处,其中,不仅有明清之前数条具有大运河文化线路遗产性质的河流(遗址)流经,而且有祭伯城、寿圣寺双塔、苑陵故城、尚岗杨遗址等文物资源,不仅保存着三国时期的官渡古战场遗址,而且还有中原地带典型的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民居存量丰富,兼有古树、古构筑物等资源,是郑州和开封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桥梁和纽带。
据了解,《郑州新区文物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有:新区历史文化价值评述与文物专项评估,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及保护措施,新区历史村镇保护与大运河(新区段)文化线路,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控制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带两轴五片区”,即:沿黄河生态与文化展示带,郑州新区综合遗产带展示区轴、郑汴产业带文化展示区轴,郑州新区遗产展示区、雁鸣湖生态与文化展示区、中牟县城展馆集中展示区(包括官渡之战古战场展示区)、西南地上遗产展示区和生态农业遗址文化展示区。
另外,此次郑州新区文物保护规划还规划了6条展示路线,即沿黄文化主题展示线路、生态文化主题展示线路、黄帝文化主题展示线路、民俗村镇主题展示线路、古城和古文化遗址展示线路、综合性文化主题展示线路。规划的博物馆包括黄河文化、中国古战场文化、大运河、古文化、民俗等5个主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