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他没有受伤,从那里走了出来……他对能够活着感到非常、非常感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联海团将被埋在4米深废墟中的爱沙尼亚籍警卫塔尔莫·约维尔救出是个奇迹
“我真切看到世界在眼前颠覆。墙壁变成天花板,天花板成为墙壁。我不知道自己置身何方。办公室里的一切都砸在我身上,我听到可怕的巨响,就像有人朝我们扔炸弹似的。这是我一生中最震撼人心的经历。我感到彻底无助。我看到平时只有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场景:儿童在母亲臂弯里死去;父亲向过往车辆求助;尸体横在路中间;房屋彻底倒塌;老人亟待医治。”
——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旗下一支部队指挥官里卡多·库托
由于海地大量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受损,交通通信不畅。一方面,机场“过载”,救援物资难以迅速投入一线。另一方面,僧多粥少,救援机构面临后勤补给难题。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女发言人伊丽莎白·比尔斯15日称救援机构在物资补给问题上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提供3000万元救援物资
记者15日从商务部获悉,为进一步帮助海地人民开展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决定向海地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紧急物资援助。
第一批物资重约90吨,包括药品、帐篷、便携式应急灯、水净化设备、食品和饮用水及单衣等。包机预计于16日上午起运。
联合国遇难人数升至36人
【 伤亡人数 】
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14日宣布,海地地震已导致至少36名联合国工作人员死亡,其中包括4名维和警察、19名维和士兵和13名文职维和人员。
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当天说,已埋葬大约7000名地震遇难者。政府当天在太子港开始挖掘集体坟墓。如何安葬遇难者是眼下紧迫问题。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美洲地区负责人卡斯特利亚诺斯当天表示,海地政府预计四到五万人遇难,“至少300万民众受到地震的直接影响”。
【 交通中断 】
救援物资塞满机场
各国政府及各个国际组织等提供的救援物资陆续运抵海地,但由于当地港口、道路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致使救援物资无法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此外,由于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停机位不足及燃料不足等原因,不少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无法降落。为了缓解这一困境,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于15日抵达海地附近海域,充当临时机场。
按照美国官员说法,在联邦航空局“叫停”飞往海地航班时,太子港机场上空盘旋着11架飞机,地面上已没有空余停机位。
海地驻美国大使雷蒙德·约瑟夫说:“太子港机场快被救援物资塞满了,但道路阻塞致使救援人员无法分发物资。”约瑟夫呼吁美国及其他国家提供清理道路所需的重型设备。
【 救援受阻 】
灾民四处寻觅物资
“我们已经连续工作将近40小时,不曾睡觉,以确保孩子们得到必要照顾。”太子港郊外一家孤儿院的英国籍看护人员苏珊·韦斯特伍德说。
没有停歇。救人,寻找饮用水,筹集物资,寻觅住处……到处需要人手,到处都在与时间赛跑。
韦斯特伍德说,孤儿院所储备粮食够维持两个星期,但饮用水和发电机所需燃油仅够维持4天。
孤儿院工作人员打算第二天设法寻找水、燃油、婴儿配方牛奶、药物等。
【 危机四伏 】
大量犯人逃出监狱
14日,海地太子港机场最高指挥官玛里奥·安德森说:“现在的治安情况非常糟糕。大地震使海地的国家监狱瘫痪,大量犯人逃出了监狱,造成极大的混乱。”
1月14日,经受强烈地震后第3天,海地首都太子港俨然一座废弃都城。慈善机构英国救助儿童会说,多达200万海地儿童可能因地震造成的身体或精神创伤而处于危险境地。一些报道称,有的儿童在遇难者尸体上睡觉。
海地面临权力真空
部分震区灾民诉苦说,政府几乎无能为力,眼下只能依靠自己。
路透社报道,地震震毁了总统府和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以及一些政府办公楼,海地面临某种权力真空。虽然已有一些国际组织提供援助,但救援眼下并不顺利,且未形成规模。
美国“美洲地区对话”智库拉美问题专家丹·埃里克松评论说,海地政府无能为力,民众只得依靠自己渡过难关。“眼下无人掌控海地局势,是一个悲哀的事实。”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