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寻找战友遗骸的最终目的地边境小镇爱店,老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难。其战友老唐将不能过境的事实摆在他的面前时,望着转过山脚两公里就是兄弟李保良尸体遗弃点的小路,老郭显得十分沮丧。正当大家对这个结果感到绝望时,老唐说了句话:“我已经制订出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但必须耐心进行,一点出差错将会前功尽弃。”
晚报特派记者 刘涛/文 赵克/图
隔着铁丝网看战友可能埋葬的地方,老郭心情很沉重。
爱店有不少人在暗中支持老郭
“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由于担心镇里人多眼杂,所以对老郭也没讲。”老唐原来计划的是,当事情进展有了眉目或者快成功的时候再说。
老唐表示,在爱店有近1/3的人都是来自河南,他们有些像他一样,当年退伍后留在了本地,有些则是在这里做生意。并且在这些河南老乡里,还有不少人在暗中支持老郭,只是担心带来麻烦都不想露面,于是大家与他只是单线联系,没有现身。
3个人,3个步骤,组成周密的计划
而唐林制订的计划则分为3个步骤,他准备分别找到3个不同的人,一步步地完成这件事,这3个人必须都是当地的居民。在这个计划中,安全问题成为首要保障。由于在越南方面每个村庄里均安排有公安,如果直接大张旗鼓地说是找尸骨,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3个人在越南方面多少都得有点关系,而且得是胆大心细的自己人。
步骤一,将地貌照片带回,精确抛尸地点。第一个过去的人,他老婆就是越南人,以走亲戚的形式抵达龙头第一个村庄“之麻”,回来时找当地亲戚送过来,走到当年战场的山脚下时,以肚子不舒服找地方方便等理由,用手机将附近的地貌拍照带回,让陈建国(背李保良下山的战友)进行辨认,尽可能精确地点。“他老婆家在当地比较有势力,即使被抓住了也会通融,不会为难”。
步骤二,编织理由,套取尸骨信息。这一步骤,也是本次计划的关键点。这个人得会说越南话,编个理由找到当地村庄的村民询问。
老唐认为,因为当年山脚下不是主战场,所以当时极有可能只有李保良一人的尸体留在这里,只要不被烧掉,就有可能得到好消息。此外,还得找村里上岁数的人询问,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步骤三,直接拿现金买回。如果前两件事都办好,那这第三步简单得多,基本算大功告成了。老唐表示,越南村庄的村民很认人民币,只要给够钱,他们绝对愿意把骨头帮忙带过来,“到时候就直接把事挑明了说,这就好办了”。
老唐将这个计划全盘托出后,老郭明显有些激动,就在他快要彻底绝望的时候,战友的无私帮助给他带来了巨大希望。老唐介绍,前两天第一步骤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由于天气不好雾气大,手机拍回来的照片十分模糊,无法辨认,准备等天晴后再跑一趟,“这件事我会全力支持,如果真能走到第三步,我愿意出资把骨头带回来”。
去边境上走一趟,被越南公安撵回
经过一番交谈,老唐为了让老战友看到希望,决定冒险带领大家往边境线上走一遭,但前提是要保证大家安全,不能携带任何照相与摄像设备,并且一有情况立即返回,听从指挥不能久留。
从老唐家出来,转过几条街道,我们赶到“爱店边民互市市场”,当年我军就是从这里出境,而此时这里已集海关、边检、边贸等为一体,两国之间的货物运输均在此处交易。
在老唐的带领下,我们穿过铁丝网进入缓冲区,在这里没有任何建筑,只有一条够两人并肩行走的羊肠小道通向对面的高地,远远可以看到高地上的界碑。老郭步伐有些急促,“老唐,对面要没人,让我过去看看吧”。
眼看就要到界碑处,只剩几十米时,老唐突然转身要求大家立即返回,并给我们使眼色,顺着老唐的指引,发现不远处站着两名身穿土黄色衣服的人朝我们摆手,原来这就是越南公安,我们的踪迹被他们发现并制止。老唐说,咱们要再往里走,他们肯定带着武器过来找事。我们只得快步撤离。
老郭有些不甘心,久久不愿离去,两手紧抓着铁丝网望向对面,仰天长叹再次落下眼泪,他告诉记者:“你们感受不到我的心情,这件事没个结果我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