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跳涨释放危险信号
“国际旅游岛”规划让海南再现“疯狂”,超过4700多亿元游资大肆入市,而海南省“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土地开发项目”等抑制投机的新政甫一出台,海南各地房价应声跳涨,一日数价,投机氛围浓烈。
上帝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透过这场资本狂欢,笔者不禁遥想起上世纪90年代海南那场“华丽悲剧”。刚被划为特区的海南省,在缺乏工业基础和人口基数的支撑下,仅凭击鼓传花“炒地皮”完成了每年十余倍的增长,当游资突然撤走,海南陷入了十余年的萧条,随处可见的“烂尾楼”和千亿元银行坏账写尽了落幕后的凄凉……
相较于十几年前的那场危机,此番热钱大举入琼似乎危险更大。岁末年初,当全国的投资者都在揣摩“新政走向”时,“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一时髦的题材,让缺乏优质投资渠道的游资热钱毫不犹豫地跟进,新一轮泡沫被迅速搅起。
随之,为抑制泡沫而生的“两个暂停”出台,非但未能抑制泡沫,反而被人们称作是“哄抬地价”的手段。这不禁让人担忧,没放地前地价就翻番了,等放地后不知会翻几番了?
此番担忧并不稀奇,“两个暂停” 让土地更加“奇货可居”,现有的土地彻底进入“锁仓拉升”阶段,房价随之跳涨似乎“合情合理”。事实上,在华丽的背后,海南究竟有没有真实需求的支撑,谁会是海南楼市最后的接手者呢?
与十几年前那次危机不同,如今建设“国际旅游岛”主要是服务于观光游客,其本质是要满足“候鸟式”的旅游需求,房地产发展并未建立在当地“刚性需求”的基础上。因此,仅仅借旅游题材肆意炒高房价,只会让投机之风蔓延,投资风险徒然增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曾经的危机并不遥远,迪拜的惨痛就在眼前。希望海南楼市有序开发,冷静处理,切莫让悲剧再上演。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