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进来的时候,已经是淋巴癌晚期了。
得知这个消息,老人的孩子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谁心里都明白治疗的结果。
作为有良知的大夫,我不得不对老人的孩子说:“虽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我们会尽一切能力和理疗技术。不过,我还是劝你们回家吧,看老人喜欢吃什么就让老人多吃些什么,好好尽尽孝道。”
“大夫,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我爹的病。”
我无语。
看着老人的孩子满是悲伤又落满城市灰尘的脸,我能说什么呢。不要说对于一个农村老人的孩子,就是对一个城市富裕家庭而言,除了承受巨大的悲痛外,高额的医疗费用都会让他们在以后的治疗中逐渐变得心虚气短。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和现实的残酷事实。
很多情况下,像这位农民老人一样都是保守治疗一段时间,被孩子们急急地接走,去等待时间的判决或者奇迹的发生。尤其是这时,我最害怕看到病人的眼睛——那双无力又渴望生命的眼睛。
果不出我所料,这天我还没有走进病房,就听到老人和他的孩子在一高一低地争吵:
“好了,不要说了!”
“你的病能治好。”
“你当你爹是傻子呀。”
“你的三个儿子不怕花钱。再说,咱们还有一个大养猪场呢。”
“我已经知足了。你二弟那儿大上海吧,我也去了;你三弟那儿奥运会,我也看了。在家里,好吃的,我都吃了……”
说着,老人就要伸手去拔输液的针管。老人的孩子赶紧站起来制止说:“爹,你不就是让我回家盖房子嘛,可目前治病要紧呀。”
“现在,就回去。一天我都不要在医院待了。我不能把孩子们的血汗钱都扔了。想孝敬我,就把这钱给我盖成房子,我要看着……”
“爹——”
“你爹活了一辈子,就当一次明白人。”
站在病房门口,我始终没有进去。
还不到第三次化疗的时间,老人最终还是坚持离开了医院。尽管,当天不是我的班儿,我还是来到医院和老人作了道别。下午阳光正好,我看到老人的眼睛里蓄满温暖。
这天,在医院工作的同学,给我讲了这个老人的故事。末了,他不住地感慨道:“我们敬畏生命,可我更敬佩这位农村老人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