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英雄回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接英雄,一路离歌两行泪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接英雄,一路离歌两行泪
昨日下午,一万余人聚集烈士陵园和英雄作最后告别
◀昨日下午,沈战东的同事们聚集在单位门前,迎接战友回家。
战友抱着骨灰盒站在沈战东的遗像前。

含泪迎接英灵的路上,并肩战斗4年的战友说,他突然发现,一路上的柏树,那么肃穆;那种暗绿,如此刺痛人心,似乎也在含哀忍泪。昨日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寒气袭人。看着沈战东长大的伯母说,这孩子,从小就像阳光一样,透明、灿烂……

昨日下午,郑州社会各界群众万余人聚集在郑州市烈士陵园,在鲜花和泪水的海洋中,向倒在维稳一线的特巡警支队28岁民警沈战东作最后告别。晚报记者 周东 吴泳 孙庆辉 实习生 孙静 陶明博/文 晚报记者 赵克 常亮/图

6名武警礼宾扛枪护卫, 数千名民警一路护送

昨日上午11时40分,9辆满载特警官兵和记者的中巴和大巴,列队驶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沈战东,就要回家了。

从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南站到机场30多公里的路上,市特警支队四大队四中队特警邢贺,一直盯着车窗外的小柏树,眼圈发红。他是沈战东生前最好的朋友之一。

邢贺一路面色凝重,他说,只想一个人在心里再和战东说说话……

快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时,邢贺说,他一路都在看高速路上的小柏树。他这是头回发现,那种暗绿,竟是这样刺痛人心。小柏树树冠都剪得平平的,整整齐齐。他问:小柏树像不像雄赳赳列队的特警?他们平平的树冠,像不像特警们的寸头?他说自己又想起了沈战东偶尔理寸头的样子。战东特别注重个人卫生和形象,他常说,自己理寸头似乎不太好看。

中午12时35分,车辆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距机场入口还有2公里处,路两旁,两排黑压压的长队绵延1公里多。“垂泪痛别好战友!”“沈战东,郑州的骄傲!”黑底白字的大横幅让人眼圈发红。1000余名警察肃立寒风中,默默等待。车上,10多名特警都在垂泪。

刚入机场停机坪,6名高大的武警战士全副盛装,啪啪的正步声在回荡。他们是专门迎接英灵的武警礼宾战士。

一位从警20多年的特警干部说,这样的殊荣,他还是头回见。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李中华介绍,如此隆重的礼宾队伍,是市政府、市公安局、武警郑州支队专门为沈战东安排的。作为该支队留守郑州的最高负责人,李中华也早早带领特警,在机场等候。

武警礼宾战士的带队中尉介绍,带领礼宾队迎接警察英灵,他这还是首次。

特警吕扬介绍,和礼宾战士一起的特警,是该支队专门在四大队挑选的,四大队是沈战东生前所在大队。

13时30分许,在低回的哀乐声中, 沈战东的妻子、妹妹怀抱烈士骨灰、遗像在4名特警队员的搀扶下,跟随6名手握钢枪的武警战士缓缓走下飞机舷梯。

省公安厅、市公安局负责人率领百余名特警队员在机场迎接赴疆魂归的战友——沈战东。前期赴疆处理相关事宜的郑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黄保卫一行也同机到达。

运载着烈士骨灰的灵车缓缓启动,5辆巡逻摩托车警灯闪烁,呈品字形阵容开道。灵车后,数千名公安民警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一路护送战友英灵。

机场高速、郑汴路、未来大道、航海路、嵩山南路、陵园路……灵车走过,道路两旁值勤的民警,一个个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向灵车庄严敬礼;夹道群众纷纷驻足、久久伫立,目送灵车远去。沿途挂满了一幅幅民警和群众自发打起的标语横幅,“沈战东,我们接你回家”、“沈战东,一路走好”、“向人民的好警察学习,致敬”……

天上,一架警用直升机守护着灵车,缓缓送行。

一路上,前来送别英灵的各界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哀乐声中,万众飞泪。

社会各界群众向英雄作最后告别

14时30分,灵车到达郑州市烈士陵园。园内,烈士的灵堂庄严肃穆。鲜花簇拥、哀乐低回,沈战东的骨灰安放在翠柏、青松、鲜花之中,6名武警战士和4名特警护卫在烈士骨灰两旁。骨灰盒后上方安放着沈战东同志的大幅遗像,骨灰盒前方是亲人们敬献的花篮。灵堂左右,依次摆放着省、市领导和省公安厅领导及郑州市公安局等单位送来的花圈、花篮。灵堂内外摆满了数十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送来的花圈、挽幛。灵堂前,万余名公安民警和社会各界群众庄严肃立,沉痛悼念人民的好警察沈战东。

14时40分, 英灵安放仪式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开始,骨灰安放仪式由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杨玉章主持。省领导李新民、王文超、张程锋、秦玉海、王训智,市领导贾记鑫、黄保卫、陈西川等,市公安局党委全体成员及数千名公安民警参加了英灵安放仪式。

“全体同志,脱帽——”

英雄的母亲、妻子、妹妹双手抓着骨灰盒哭倒在地。

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杨玉章宣读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唁电。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沈战东烈士遗志为动力,立足本职,干好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英魂!”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代表全体民警郑重宣誓。

最后,在场领导与上万名公安民警和社会各界群众排队依次从沈战东的骨灰和遗像前缓缓走过,向英雄作最后告别。

嵩岳垂泪、黄河呜咽。人流不断,鲜花不断,泪水不断……

线索提供 张宏君 张虹

亲密战友红着眼圈等他

和战东最后的对话,竟是开玩笑

在默默等候英灵回家的1小时里,记者感受了沈战东两名好友的思念。

“我们住隔壁寝室。”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四大队四中队特警陶俊强,是沈战东生前好友。他和战友们一样,在寒风里挺立了1个小时。

他红着眼圈说,战东生前经常和他一起打乒乓球、打拳。“他又阳光、又活泼,大家都喜欢他。”

陶俊强说,沈战东除了业务上是标兵和精英,平时还热爱武术和体育,他最喜欢李小龙。李小龙的每部电影他都珍藏了起来。

沈战东的双节棍,也耍得酷似李小龙。2009年6月,陶俊强还特意“拜师”,跟沈战东学会了双节棍。

陶俊强含泪说,他和战东最后的对话,竟是开玩笑。当时,陶俊强知道沈战东新婚不久,笑眯眯问他说:“蜜月过得咋样?”沈战东笑得很大方:“当然过得很好。”两人说笑了几句,就匆匆分手各自忙活。这却是最后一面。

他珍爱的笔记本电脑,经常拿出来和大伙儿一起用

邢贺是沈战东生前最亲密的好友之一。邢贺和陶俊强一起回忆沈战东时说,他自己珍爱的笔记本电脑,经常拿出来和大伙儿一起用。

邢贺说,他们的重要文档资料、私人照片和珍爱的电影,都存在战东的笔记本里。“那台电脑,应该还在新疆吧。”

陶俊强说,战东的电脑,至少有8位战友的珍藏资料。为了腾出更多空间,战东不得不把自己的东西删了又删。

邢贺回忆说,战东就拿他们当自家人。

他和新婚妻子的新房还没装修好,战东特地嘱咐邢贺:“你嫂子不懂装修,不咋会买建材,干不动重活儿。就辛苦你多帮忙跑跑,操操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