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6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汪涵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黑白

后来我爱上了书法,这个小小的场景多少是有点影响的。我慢慢地看到,墨是可以飞翔的,在纸上,在水中,甚至可以在血液里。我曾经想象过,假如,人们的世界只是黑白两色,只由墨染成,只有浓淡、线条和轮廓,摒弃所有其他复杂的因素,那是不是会更具有诗性和理性?是会比现在变得更美好,还是更糟?

但即使我爱上了书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并不了解墨,我只是爱上了墨的色彩和气味,只是认为它是实现艺术的工具而已,对它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则是后来才了解到的。比方说吧,它里面有麝香、冰片等中药材,这使得墨比现代的墨水更能彰显出它的身份,它是自然的真正杰作。

之前我更不了解的事实是,墨也有着哲学层面的丰富含义。墨其实是静的,假设没有人使用它,它没有任何形式的运动,也会散发着固有的美感。比方说吧,“墨”这个字本来也有静的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面就有“静墨”这样的形容词,这个“墨”字的用法让我在心里掂量了很久,我感觉到它比现在“静默”这个词更多地赋予了静的力量感,默是一种没有重量的形态,而墨是有重量的。我由此产生幻想,我希望我的世界是只需要墨就可以画出来的。

比如我曾经住过的一个南方小院,那里面有一株栀子花和两棵香樟树,还有一只黑毛的大狗。香樟树有一条长分开的枝,总是斜斜地刺向半空。夜晚的时候,在石凳边闲坐,让时间彻底地慢下来,摆开茶具和青豆、话梅之类,我仰望深蓝的夜空,那杈子斜斜地钩住了月亮;到子夜,那杈子又夹在织女座中间,我的心境便会随之漂浮,怕有好风景突然落到了我的茶碗里。这种景象是如此美丽,又让人心里静得奇妙,好像都能听到栀子要开花的努力。这些美好的景物,因为在那样美好的时刻和我相遇,因此有了墨的质感和墨的重量。

心中可以养风景,也可以养墨。养墨也需要这样的好院子、好风景,既接地气又通风,古人得了新制的好墨,一般用纸封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最好还能用绳子悬上,这样还可以彻底隔绝地上的湿气。

墨仙

养墨养久了,人会成为墨仙。墨有墨仙之说,出自清朝福建文人周亮工的说法。看到这个说法,我感到很兴奋,因为这和我童年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比如成为剑仙,截杀拦路的贼子之类。关于墨仙的说法,原话是这样的:“如膏如露,濡毫之余,间用吮吸,灵奇之气,透入窍穴,久久自然变易骨节,澄炼神明,谓之墨仙。”意思是说一个经常和墨打交道,泡在墨里,闻墨的味道,甚至去吃墨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某些生理特征,变成墨仙。

这个墨的传说让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深迷此中,大概和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游戏或玄幻小说的心态无二。我和墨打交道还不够深,只能遥想成仙的境界,然而墨可以吃,可以治病,我却是知道的。

因为小小的墨有着如此的张力,我开始了对墨的寻找。本来如水墨般清晰简单的生活,也生出现实的迷惑感来。比如我生活的长沙,每一处都是独立的存在。靖港、清水塘、开福寺这些地方,我固执地把它们悬停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并不会把它们放在广电中心、解放路、黄兴路这些地方之上。其实它们属于同一座城,只是它们更接近于墨的色调,悬停在我心灵上的时间更久而已。大多数时候,它们是不得已被归于一个城的概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