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温暖你我 感动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需要的话,今年夏天我还会去收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颁奖典礼录制现场,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李灵
“需要的话,今年夏天我还会去收书”
李灵:获奖后,我觉得自己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走的道路将会更宽
李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1月31日中午1时许,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城2200平方米演播大厅。再过1个多小时,“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即将在这里录播。此时,来自河南的“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一次走台。

“我是3天前接到中央电视台的电话,说让来北京一趟,当时真的没有想到是让我来领奖的……”看到记者的到来,李灵流露出了见到老乡特有的亲近。通过此次的探访,记者感受到,成名后李灵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以前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她,除了心系自己学校的孩子们外,还关注着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晚报特派记者 裴蕾 /文 常亮/图

李灵性格质朴,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恰好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主题相吻合。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主题,就是要打造“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央视编导文为民

现在的感受 最怕辜负大家的爱

“当一名老师,是我从小的心愿。”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李灵没有谈论获奖的事情,诉说最多的依然还是她的教师理想和学校里的孩子们。

“我们学校现在有400多个孩子了,他们的父母大都常年在外地打工,只有家里的老人来照顾他们。每当想自己妈妈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孩子在哭。而且由于想亲人分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每当那个时候,我就很想给他们妈妈一样的爱,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李灵说,2009年这个暑假,对她和学校的孩子们来说,都是很不平常的。在她看来,只身到省会郑州收购旧书,只是一个很平常的举动,没想到,竟然由此而引发了省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继而引发了郑州市民的一波波爱心相助。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变了一个样子,图书室建立起来了,捐赠的电脑也有好几台,还有很多热心市民,暑假到学校看望孩子,捐书的人很多……我们真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李灵说,她现在最怕的就是辜负了这一份份关爱。

最想说的话 妈妈年纪大了,我真的觉得自己亏欠她很多

“说实话,每当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遇到别人不理解的时候,我也动摇过,也会偷偷地哭。”李灵很动情地说,“没有父母的支持,我相信不会走到今天。”

“我今年已经29岁了,没有好好照顾父母,他们二老反过来却还需要照顾我。为了帮我减轻负担,我妈还要到学校来帮忙。”李灵突然哽咽了,“妈妈年纪大了,我真的觉得自己亏欠她很多。”

然而,短暂的难过换来的却是孩子们的爱。

“学校需要发展壮大,孩子们也需要我。在学校,孩子们有时候叫我大姨,有时候叫我妈妈,还有叫我姑姑的。”李灵说,对于这些称呼,她都很喜欢。

“有时候,有的孩子生病了,我背着他去看病,孩子就会在我耳边小声地说,‘老师,我爱你,我叫你妈妈好么?’”李灵说,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觉自己付出的一切是很值得的。

天真的祝福 孩子们:祝愿大姨天天去北京!

“老师要去北京了!”在从学校动身来到北京之前,李灵把自己的去向告诉给了孩子们。

“大姨啊,我们祝愿你天天去北京!”“大姨,去北京一定要给我们带回来你在天安门的照片,让我们看看啊。”

李灵说,听着孩子们的祝福,她很感动:“孩子们没有一个人来过北京,在他们的心中,北京就是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才会祝愿我天天去北京。”

说到这里,李灵再次流露出了对孩子们强烈的牵挂。“可能完成不了他们的愿望了,下午录制完节目,我准备第二天就走,不能再耽误时间了,马上就要放假了,学校里还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做,我来的时候也很匆忙,很多事情还没有安顿好……”

获奖后的心声 摆正心态,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

正是因为暑假里的收书举动,使得更多人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李灵希望小学的图书室建立起来了,但还有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小学图书资源依然匮乏。

“如果有需要,今年暑假我依然还会去收书。”李灵说,“为了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我肯定会去。”

20分钟的采访时间即将过去,李灵即将准备接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面对这份至高的荣誉,李灵说她没有感受到压力。“我觉得只有自己摆正心态,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

但奖项将带给李灵更多的动力:“获奖后,我觉得自己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走的道路将会更宽!”

现在的李灵

有两个愿望

●新学校有间电教室,孩子们能通过视频和千里之外的父母见面

●设个李灵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帮助更多的孩子

李灵的希望小学目前已经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李灵说,她现在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新学校早日建成。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更宽敞的教室里、更好的环境中学习了。据了解,目前新校址已经选定,过了年就可以开工。李灵希望新学校有间很大的图书室,还希望建一间电教室。“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经常和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见面聊天了,可以了却孩子们的思念之苦。”

李灵的第二个愿望,就是能够建立一个“李灵关爱留守儿童基金”。

“我现在的心都被‘激’到这里了。”李灵激动地给记者比画着说,她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帮助,也希望把这种感动化为力量,不光带自己学校的孩子,也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前段时间,慈善总会和我联系,提出建立基金的事情,我也很愿意,我希望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李灵说,基金建立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建图书室,同时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生活方面的帮助。

央视编导

谈李灵

李灵当选在意料之中

全社会都在关注

留守儿童教育

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录制现场,记者遇到了李灵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宣传片的制作者之一——中央电视台编导文为民。

就在去年底,文为民和同事们曾专程从北京赶到河南,对李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李灵从众多的候选人物当中,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感觉并不意外,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文为民说,因为李灵身上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在河南一周的采访时间,我感受到了李灵性格质朴,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恰好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主题相吻合。”文为民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主题,就是要打造‘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面对巨大的荣誉,当事人会不会产生虚荣心、自我膨胀?文为民说,以其对李灵的了解,李灵应该不会发生变化。“我采访她的时候,她在河南应该已经算是一个名人了,可是她依然是那么质朴,依然对孩子那么热爱,对教育事业那么热爱,依然在默默为农村留守儿童奉献爱心。这种爱心,采访中一直感动着我,也感动着更多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