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解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马”乘东风,向前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我市汽车工业目标:建设百万辆级汽车生产基地
“海马”乘东风,向前冲!
海马郑州的“老工人”宋亚东在组装新车。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要

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在汽车产业方面,今年我市将以建设百万辆级汽车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郑州日产、宇通客车、海马郑州、少林四大整车企业,强力推进海马年产15万辆轿车、日产第二工厂一期工程、宇通客车新增2万台客车产能提升及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动中重卡汽车落户郑州;加快电动汽车产业配套设施体系的建设,提升电动汽车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

2月8日下午,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马集团郑州基地第二工厂的总装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台台“轿车级精品微客”福仕达驶下生产线,从这里走向全国的销售市场。正如这里繁忙运转着的生产线一样,郑州市的汽车工业去年强势复苏,郑州日产、宇通客车、海马郑州、少林等“四大金刚”快步跨入汽车发展的快车道。面对未来,我市提出建设百万辆级汽车生产基地的目标。

晚报记者 徐刚领/文 马健/图

记者探营

每三分钟下线一台车

2月8日下午4时许,经济开发区海马集团郑州基地3万多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内,内饰、底盘、下线、物流、交车等各个班组都在忙活着,因为节前这段时间,正是汽车的销售旺季,作为本土品牌,海马福仕达市场需求量很大,厂里给下达的任务也比较重。

陪同记者的海马郑州第二工厂总装部副部长孙亚福指着一台台正在组装的汽车感慨道:“福仕达在第二工厂去年11月试生产时,一天只能下线几台车,而现在单班就可以下线140台车。”他粗略算了一下,每天一个单班,一个班生产时间是8个小时,就是480分钟,扣除20分钟的休息时间,就是460分钟,可以生产出140台车,基本上就是每三分钟就要下线一台车。

去年12月,福仕达在这里真正开始上量,12月份交车量为802台,今年1月份交车量为1400多台。今年2月,截至目前,已经累计生产了800多台。孙亚福说,现在每个月的产量都在爬坡,预计到今年11月,产量可达日均300台。据介绍,这条生产线最高产能可达单班320台。

据介绍,目前位于中牟县的海马郑州第一工厂每天两个班生产福仕达,单班的产量90台,双班可达180台。

亲历见证

“刚来时,这里只有十几根柱子”

同行的海马郑州二厂办公室管理班的班长兼总装车间的生产调度宋亚东,今年只有25岁,但在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他可算是个老员工了。因为他是一步步看着这个企业成长壮大的。

2008年7月,刚从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的宋亚东通过校园招聘的形式与另一位同学一道,来到了正在建厂的海马郑州。

小宋指着总装车间的立柱说:“刚来的时间,天气很热,这里只有十几根柱子,地上还全是土。”虽然条件很难苦,但是,宋亚东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决定与企业一同成长。“这是一个新工厂,学到的东西多,发展空间也大。”刚来时,小宋就到第一工厂实习。然后,到2008年12月,他就看到车间开始封顶,2009年4月,各种设备,包括生产线就开始安装了。对于现在的工作,小宋很满意。“到了这里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我的成长很有利。这个厂的建设速度,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

带给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是1比5

深远影响

与小宋不同的是,孙亚福原来在海南的一汽海马搞管理工作。去年9月才来到郑州。“当时,这里还在进行设备安装,11月份开始试生产,不过当时一个月才产几台车,12月份开始上量。整体感觉产量提升得相当快。”孙亚福说,随着总装车间员工的增加,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去年9月,总装车间还不到100人,可是现在已有260人。“随着大量新人的加入,也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不过,现在这些问题正被解决,质量控制越来越好,下线检测一次达标率接近100%。

孙亚福说,从用工的情况看,目前厂里多数是河南本地人。他们上岗之前是要经过培训的,有些工种需要培训两三周的时间,有些工种则需要培训两三个月。只有极少数人是从海南总厂过来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目前,海马郑州共有3000多人,旗下有上海研发、第一工厂(海马商务汽车)、第二工厂、技术中心、动力公司、销售公司等子公司。“这个行业有过类似的统计,就是带给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是1比5,也就是说3000人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15000人就业。”据介绍,随着不久海马郑州发动机工厂的投产,将可以吸纳更多的河南劳动力。

据介绍,海马郑州基地的中期规划项目整体达产后,年营业额将突破200亿元,解决当地就业15000人以上,年上交税利15亿元,社会经济效果明显。同时,海马集团在河南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汽车产业基地,为推动河南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福仕达是城郊农民的最爱

魅力初现

目前,福仕达面向全国市场销售,卖得很红火,市场售价在3.58万至4.9万元。作为海马进军微车市场的先锋,定位于“轿车级精品微客”的福仕达,由海马郑州基地历时27个月自主开发而成。这款面向城乡一体化市场开发的轿车化微客,造型时尚,稳重大气,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精如家轿。

自从正式上市以来,福仕达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短时间内迅速赢得了普通消费者和政府、企业采购者的青睐,获得“2009青岛国际车展‘最佳性价比微客’”、河南省政府采购“公务用车”。同时,在河南、山东等微客大省的某些销售区域,福仕达销量已经超过昌河、哈飞等品牌,与五菱、长安同列当地微客销售前三名。

按照我省的汽车下乡政策,对购买我省生产的补贴类车型,提高补贴标准,具体是:换购轻型载货车或新购买微型客车,单价5万元以下的,按售价的13%给予补贴,比国家标准提高了3个百分点;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按6500元标准给予定额补贴,比国家统一补贴标准增加了1500元。

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正是我省第一批参与汽车下乡销售的汽车企业,其他的还有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等。

特别是随着国家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国家财政补贴的力度逐渐加大。比如中牟的农民买车,除了有18%的补贴,另外还可以得到县财政补贴的500元,这样对农民的吸引力就更大。

轿车从此有了“河南造”

改写历史

事实上,去年海马让河南人更为扬眉吐气的是,轿车有了“河南造”。

2007年,海马“两微”(微客和微轿)布局中原,这和海口基地“中级轿车”战略遥相呼应、相互放大。海马郑州建厂之初,就是立足“两微”,做强城乡市场,打造微车主流品牌。微客下线不久,微轿也横空出世。

去年12月26日,海马集团郑州基地15万辆轿车项目竣工,首款微轿产品海马王子下线,预计今年上市,这意味着轿车从此有了“河南造”。首款产品“海马王子”将上市,该轿车排量为1.0L,市场售价3.5万元左右。

海马集团郑州基地15万辆轿车项目自2008年4月奠基,历经20个月的建设如期完工。项目投资近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整车生产设计为15万辆。项目竣工后,加上位于中牟的第一工厂,海马汽车郑州基地的整体生产能力达20万辆。

海马15万辆轿车项目的如期竣工,改变了河南省没有轿车项目的短板,标志着河南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介绍,海马王子采用功率为45kw的发动机,排放达到国IV标准,并具有升级国V的能力。最高车速可达每小时140公里,装配有ABS+EBD主动安全装置,在被动安全上配备双安全气囊。

更为诱人的前景是,海马郑州基地立足“两微”战略,制定了“三个三”中期发展目标,即每年30万辆整车、每年30万台发动机和每年30家零部件厂,规划总投资80亿元。

强势复苏的郑州汽车工业

实力说话

在刚过去的2009年,虽处金融危机的汹涌波涛中,但本市汽车工业仍是逆势飞扬,展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少林客车去年销量走势呈“V”字形,1月迎来开门红,2月份受春节影响,销量走低,3月份之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少林客车累计销售7692台,同比增幅3%以上。

2009年,宇通集团全年销售客车、工程机械、专用车合计35194台,比2008增长3527台,增幅11.1%。实现营业额150.26亿元,比2008年增长9.49亿元,增幅6.7%。其中主业客车销售业绩增速高于行业、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