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台湾青年中原故里行明日开启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给小学教材挑错,大学老师当起“啄木鸟”
台湾青年中原故里行明日开启
叫匙吻鲟,比恐龙还要年长
这就是刚刚运送过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匙吻鲟。

□晚报记者 胡审兵

本报讯 2月27日,来自宝岛台湾25个地区的各界青年就要飞临郑州,同青年友爱家庭和各界青年代表共同演绎春满中原的美丽故事。“台湾青年中原故里行”是本报联动2010“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组委会、河南省青联、省旅游局共同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

活动发起征集以来,有近百个家庭咨询,上千名各界青年关注。组委会从中选出16个青年友爱家庭,进行家庭和台湾代表对接。参与此次中原故里行活动的台湾青年代表是台湾青年企业家交流协会面向台湾社会征集而来的。他们来中原寻根问祖、踏访了解中原文化、增强对故里的认同和归属感。此次活动于2月27日正式开始,到3月4日结束,是2010年豫台青年交流活动的起始。

面向社会征集而来的青年友爱家庭,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具体负责台湾代表的交通和食宿,用热忱展现中原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热心的旅行社和酒店提供旅行和住宿,还有职业医生、摄影师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2月27日中午,组委会将组织友爱家庭在郑州国际机场开展诗意的欢迎式,下午将参观郑州新区;28日在黄帝故里开展拜祖活动,十五元宵夜聚集“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现场,和省会青年组织大联欢,共同祝福两岸人民幸福。3月1日到3日,代表团将访问遂平、开封和郑州高新区。

长着鸭嘴的“大鱼”是啥东东?

生活在水里长着鸭嘴的“鱼”叫啥名字?昨日,记者在郑州海洋馆见识了这位新来的朋友,先不说它享受美食时的别出心裁,单是它那像汤匙一样长得出奇的“嘴”就让人费解半天。它有个很个性的名字叫“匙吻鲟”。 晚报记者 马燕 实习生 毛慧敏/文 晚报记者 周甬/图

它是比恐龙还要古老的鱼类

在海洋馆一楼的淡水鱼区,匙吻鲟和它的同伴们在整洁的居所内闲散地游动着,它老人家的动作不疾不徐,有点昂然自得的样子。可别误会,说它“老”是因为人家级别高。这个新朋友叫匙吻鲟,3亿年前它就出现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一带。细细算来,比恐龙现身地球的年代还要久远。同时,它还荣幸“当选”为北美洲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

最抢人眼球的是它像汤匙一样的部位,是不是被您误认成“嘴巴”了?解说员杨静介绍,那只不过是匙吻鲟的“上嘴唇”,也称上颚(在鱼类学中称“吻端”)。细细观察,匙吻鲟的上嘴唇上还遍布时下流行的“豹纹”。这个占据它身体1/3长度的上颚可不是徒有其表的,在它的帮助下,匙吻鲟才能维持身体平衡,探测到食物所在。

“着装”会随着心情、环境变换

和多数鱼类一样,匙吻鲟的视力并不好,它那如黄豆般大小的眼睛并不能“聚光”。能长到1.5米长的匙吻鲟处处讲究细节。它的鳃盖上布满了米粒状的凹凸,这黝黑的身材可真是“秀色可餐”。还有一个“秘密”:随着心情和环境的变化,经常穿黑色礼服的匙吻鲟偶尔会换上白色的“靓装”,这也是保护自己的措施吧!

杨静告诉记者,无论是在“衣食无忧”的人工饲养环境,还是在生存竞争激烈的大自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辗转多次,从杭州而来的这些匙吻鲟的捕食能力都比较弱,但是适应能力强,一般都有10到20年的寿命。另外,匙吻鲟的性成熟期需要8~10年,成熟后每6年才能生一次宝宝,因此身价相当金贵。只是,海洋馆的这十几条匙吻鲟目前还没有成双成对谈恋爱的。线索提供 周毅

今年的小学语文,43处错都被修正了

每次开学前,彭先生都要买一套小学语文教材,总能在教材中找到一些错误。今年他又买了一套新版(2010年)小学语文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却发现教材中原有的43处错误被修订了,而他曾经就教材中的一些错误给教育部写过信。“我感到很欣慰。”昨日,彭先生表示自己今后还要继续做个“啄木鸟”,给语文教材挑错。 晚报记者 张勤 实习生 薛意茹

给语文教材挑错,大学教师坚持了4年

彭先生本名彭帮怀,是郑州一所知名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现在还是郑州市一所作文培训学校的校长。自从开了作文培训学校,彭先生每年都要买一套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因为要与教材同步给孩子进行作文培训。也正因为要经常研究语文教材,彭先生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些错误。

早在2007年,彭帮怀就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发现了63处错误,并致电江苏教育出版社,同时还给教育部写了封信,指出了63处错误。不仅如此,彭先生还将教育部、江苏教育出版社及河南省新华书店三方起诉到金水区法院,认为三被告对教科书中的错误负有责任,应当承担责任。

据彭先生介绍,教育部也曾经给他回信,表示会对他提出的错误之处进行调查,及时给予纠正。

新版语文教材的43处不妥之处被修订

昨日,彭先生把刚买来不久的2010年新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和老版进行了仔细对比,发现新版教科书新修订了43处,其中包括2个错别字、2个病句、1处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冲突、12处与事实不符等内容。

彭先生说,新教材中修正的错别字有两处,一处是四年级下册51页《10 公仪休拒收礼物》倒数第3行的“幕起”改为了“幕启”;一处是五年级下册149页《学和做 (2)节约用水》第1行的“清洁甘冽”改为“清洁甘洌”。

修订的病句错误其中之一是四年级下册56页最后3行,原为:“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现改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教科书还特别对小细节的内容进行了加强。”彭先生说,例如四年级下册中原125页《古诗两首》图中孩童形象,改画成了“蓬头”状,这样子也就符合了古诗中对孩童形象的描写。

“被修正的43处错误,有的是我以前发现的,还有不少是别人发现的。这说明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关注现在的教科书。”彭先生说,教科书在学生们眼中是神圣的,应该是最规范、最有权威的,如果出现了错误,很容易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认知。

彭帮怀认为教科书中还有错误

昨日,彭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江苏教育出版社终于将以往教科书中的错误和问题修订了,但是依然尚有遗漏。“三年级语文书中‘吴王夫(fu)差’,其中声调标注的是第一声,但是字典中注释‘夫’作为姓氏时,声调改为第二声。”彭帮怀表示,教科书是学习和教学的依据,学生考试的时候到底应该注释“一声调”还是“二声调”实在是个问题。“这样的小错误其实很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学生会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语文知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