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郑州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170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将服务上海世博会
中孚文化广场为市民搭舞台
中原区试行“大协作区”模式
300名女农民工免费筛查宫颈癌及乳腺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区试行“大协作区”模式
强校将带动弱校共同发展

中原区试行“大协作区”模式

强校将带动弱校共同发展

□晚报记者 张勤

本报讯  今年,中原区伊河路小学、郑州73中学等学校将作为一批“强校”,和中原区辖区的其他学校共享“资源”,用“强校带弱校”、“老校带新校”的模式,实行“大协作区”试点。昨日,记者从中原区教体局了解到,统一协作区的学校之间将实行统一管理。

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召开2010年郑州市教育工作会,提出将在市直学校范围内运行“学区制”,每一个学区有一个热点学校牵头,带动学区内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和这种模式类似,中原区今年将以5所中小学为“大协作区”试点,分别是伊河路小学、互助路小学、建设路第二小学、伏牛路小学、郑州73中。这5所学校作为优质学校,将探索“强校+新校”、“强校+弱校”、“强校+乡校”等模式,同时进行“教育联盟”、“强校托管”、“强校兼并”的试点运作,推进区域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探索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等新机制。”中原区教体局一位负责人说,经过运作,希望达到实现人力资源的跨校均衡、设施资源的共享均衡,以及课程资源的交流均衡等目标,缩小校间差距,缓解“择校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