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郑州县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县市有新闻这样联系我们
分家酿出血案
亲兄弟一死一伤一坐牢
黄河大堤抓鼢鼠,养护工发明红外捕鼠器
12岁少年饿晕路边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黄河大堤抓鼢鼠,养护工发明红外捕鼠器

□晚报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金敬 清廉

本报讯 天天在黄河大堤上抓鼢鼠,半年后,中牟县河务局一年轻职工竟研究出来一套捕鼠高效设备。

鼢鼠,又名地羊、塞隆,头大而扁,体型粗壮,体长15~27厘米,四肢短粗有力,前爪特别发达,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鼢鼠的洞道往往垂直或平行于工程轴线,降雨时防洪工程极易形成水沟浪窝,对黄河大堤危害极大。每年4~7月是鼢鼠的繁殖期,但鼢鼠很狡猾,一般捕鼠器无法达到快速、准确、全面捕杀。一线养护职工经常为如何能够快速捕鼠而烦恼。

周长亮是中牟河务局一名黄河大堤养护职工,是个爱动脑筋的年轻人。每天工作之余就在大堤上来回查看,琢磨着怎样解决这件“烦心事”。他把鼢鼠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打洞习惯都记录在本子上,经过半年的仔细观察研究,他发现鼢鼠具有天生怕光、惧风的习性。于是,他绞尽脑汁,利用这一习性,终于制造出一种红外捕鼠器,捕鼠效果非常好。

“下一步,我将在捕鼠器的灵敏度和耐用性上下工夫,研制出更好的捕鼠器,让黄河一线职工都不再为捕杀鼢鼠而烦恼。”周长亮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