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报短评快
深圳执法员起薪7000
救救西流湖!
网民大会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读报短评快

五味杂陈的“官员劝拆大实话”

天津市宁河县一名小学老师因拒绝拆迁自家楼房被停课,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做工作时称:“在中国,你说不拆,肯定把你拆了。我就这一句话,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全世界牛逼。”(3月23日《现代快报》)

“肯定把你拆了”。回过头来看看,地方政府想拆的房子,有过没拆掉的吗?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挡得住官员们认定了的“压倒一切”的“大局”。

“你以为浇了汽油,书记县长就免职了?把谁处理了?”确实,说得难听点:老百姓的命有时候都没有地方官员的官帽值钱;所以你拿命抗争,总得先想想值不值吧?

笔者以为,官员劝阻动员钉子户教师的谈话,不但是大实话,除了受命而为,还是充满善意、很负责任的,道理应该算讲到家了。只是担心,他们会不会为讲实话付出代价?

马涤明

国进民退:一场没有“观众”的争论

在企业高层、学术精英纷纷为“国进民退”忧愤不已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公众对于这场纷争相当漠然。为什么会这样?

(3月23日《中国经济周刊》)

在公众看来,某些国企固然只管赚钱,却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一些民营企业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近两年频频发生的三聚氰胺、黑砖窑等负面事件,摧毁了公众对民营企业的信任,也让公众对这些行业产生的私人财富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

学者黄波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论是在‘国进’的盛宴上,还是在‘民进’的狂欢中,公众都仿佛是拾取残羹冷炙的人。”因此,某些精英们在为“国进民退”感到忧愤的时候,在为民众的漠然感到不理解的时候,可曾想过,公众的冷漠其实是一种对自身权利长期被忽视的无声的申诉,是对当年“国退民进”之时,国营、集体和街道企业职工的权益、利益被剥夺的抗议。耿海军

电视猜谜节目必有一个共同的谜底

由于观众对“有奖猜谜”节目投诉较多,山西卫视从3月5日起停止播出这类节目。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多家省级卫视。

(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电视猜谜节目之恶,不在于它创设了一种天上掉馅饼的虚假情境,也不在于它以弱智内容欺诈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而在于它公然收买公共媒体、将春晚忽悠大戏搬进生活中大玩吸金把戏。

尽管有了规定,尽管两会上代表委员痛批不已,尽管律师说此类明目张胆的欺诈行为已涉嫌刑法中的诈骗罪,但就是架不住没人管、没人理。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电视猜谜节目必有一个共同的谜底:主观放任,客观逐利。

迫于情势而自己闪人的电视猜谜节目,会不会像灰太狼一样不停歇地杀回来呢?邓海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