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2版:第一消费·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晶锅吸引“潮人”
天成珠宝 贴心服务华丽上演
今春清明“花”纷纷 绿色祭祀渐升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今春清明“花”纷纷 绿色祭祀渐升温
“绿色”的草坪葬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清明节临近,前往墓园祭拜故人的市民也日渐多了起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祭奠方式环保文明了许多,鲜花代替了纸烛,安静取代了喧闹,而各个陵园也在环境景观上下足了工夫,绿色殡葬、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晚报记者 袁瑞清 张艾霞/文 赵楠/图

土地资源紧缺 传统殡葬亟待改革

“每年的4月都是全国的殡葬改革宣传月,从2005年就开始了,殡葬改革是将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土葬方式肯定要改变,这是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所决定的。”新密市皇帝陵陵园董事长张书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皇帝陵陵园墓地定位于高端景观陵园,“首先就是要从环境上保证陵园的生态性,引导客户进行绿色殡葬、文明殡葬。”

张书宝认为,对传统的土葬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比如以植树代替造墓、建陵园,埋骨灰于树下,既避免大量占用土地,又可以促进绿化,美化环境。另外,树葬也体现了中国人“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习俗,这种方式符合国情,能够孝亲敬祖,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树葬、草坪葬、塔葬等‘绿色殡葬’,是将来的大势所趋,也是非常理想的殡葬方式”。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将来的死亡率可能进一步走高,而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墓地自然也会越来越紧张。”在张书宝看来,陵园其实与其他消费品一样,只有做好了产品本身,才能获得顾客认可。皇帝陵的准则也在于此,“诚信做事,认真做产品,一是做好景观,把陵园做成生态型公园式的,二是做好服务,真诚体现在细节上。”

改变传统观念 生态殡葬已成趋势

上周末,市民李先生来到北邙一处墓地给亲人扫墓,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他既没有带纸钱也没有带鞭炮,而是带了一束束鲜花。在他看来,买一束鲜花,将花瓣撒在墓前,祭奠祖先、缅怀亲人,既能表达内心情感,又能体现现代文明。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用鲜花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张书宝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祭祀环保文明,殡葬方式也日益“低碳”。近些年来,全国大力倡导绿色生态殡葬,在郑州,生态殡葬的概念也在逐步推广,渐成时尚。

“文明殡葬就是要体现绿色与环保,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可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使‘文明殡葬’得到更好的推广,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坚持不懈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殡葬’方式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理解。”郑州市御泉森林陵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松表示。

该公司所开发的御泉森林陵园位于郑州市西南,是一家集旅游休闲、祭拜为一体的原生态森林陵园。“从外面看,就像一座休闲庄园一般,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陵园”,刘海松说,陵园的绿化率高达90%,森林、垂柳、河流等,让墓园春意盎然,摇曳多姿,这些元素能让市民缓解祭祀后压抑的心情。

“将来的发展,生态殡葬肯定是大势所趋,而目前网上祭祀也逐渐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祭拜亲人,这样环保又绿色”。记者了解到,皇帝陵陵园、御泉森林陵园等省内多家大型陵园都已开通了网上祭祀服务。

郑州青龙岗纪念园:打造人生的后花园

漫步青龙岗纪念园幽静翠绿的小径,聆听美妙的音乐,观赏内容各异的墓志铭,目注颇具文化韵味的艺术雕塑,深深体味厚重博大的人文精神……时下,现代陵园正以一种新姿态取代以往墓园阴森的旧形象。

郑州青龙岗纪念园以崭新的殡葬文化理念,尊崇自然,广种福地,结缘终生的悲悯慈善之心,在自然环境里融入艺术、人文的意蕴,是人和自然冥合,共荣共生,把陵园建设成为一座环境幽雅、格局独特、极富园林胜景之花园式陵园。

在这里,青龙岗纪念园的园丁,经过近15年的辛勤耕耘,已经种植名贵花木60多个品种,8万多株,绿化面积达整个园区面积的90%以上。当你步入青龙岗纪念园,映入眼帘的不仅是青松翠柏,万紫嫣红,更是四季佳景,引人入胜。这正是“此地无处不飞花,实为一个大花园”。先后被上级和有关部门命名为“花园式单位”、“百家名企”、“驻郑先进单位”、“敬老优秀单位”、“诚信单位”等诸多荣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青龙岗纪念园挣脱旧陵园传统等级制的牵绊,着力营造了一种崭新的墓文化氛围,不按身份等级设置园区,而按照种植花木来命名,凸显出现代纪念园时代的特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