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6版:中国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揭秘中国“陆军海战队”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揭秘中国“陆军海战队”
直接冲击抵滩、在礁石上卸载登陆兵
抢滩登陆
装载兵涉水
运送物资
远程信息指挥系统

提起海军陆战队,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我军战斗序列里,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陆军海战队”。他们身着陆军军装,却在我国三大海域蹈海疆。从怪石嶙峋的乱石礁岸到淤泥遍布的缓坡泥滩,只要有他们就有势如破竹的抢滩,就有顺利上陆的登陆兵。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船艇大队,被称作中国的“陆军海战队”。

小兵种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

东海某海域,一场诸军兵种联合训练作战演习正在进行。

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船艇大队10多艘登陆艇和海军主战舰艇编在一个作战集团参加登陆作战。

“战斗”一打响,大队输送编队在海空火力掩护下破水障、抢滩涂、巩固登陆场,接应后续部队,拔得头筹。

原来,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只能在深水区锚泊换乘,搭载的部队还要经过较长距离泛水才能登陆,作战风险大大增加。

而登陆艇不仅可以直接冲击抵滩,甚至可以在礁石上卸载登陆兵,大大增加了胜算。“未来一体化作战缺哪个要素都不行,小兵种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演练结束时,联合指挥员这样评价。

与海军大型登陆舰艇相比,陆军船艇大队装备的登陆艇吨位较小。如果将海军登陆舰艇比作“重装骑兵”,那么陆军登陆艇就是“轻骑兵”。

登陆艇在作战中的优势作用不可替代

在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有的人认为小小登陆艇难当大任。“未来战争中的体系对抗,任何作战要素都是影响胜败的重要因素,登陆艇的优势,在作战中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大队长方荣松认为,“小兵种”的主战意识,在联合作战中要演变成主动作为。一次,某集团军参加在东南沿海某岛屿的联合演练,没想到部队集结刚开始,导演部就出了一个难局:通往岛屿的多座桥梁被毁。一时间,坦克、装甲车被困在多条国道上。大队接到命令后,10多艘登陆艇抵达某岸滩装载,连夜隐蔽航渡,将数十辆坦克、装甲车按时输送至集结地域,保障了演练实施。

“登陆部队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我们和登陆部队同渡一条船,同一个目标,登陆部队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大队政委林建业说。

2008年7月,一场实兵对抗演习在某海域展开。第一波次登陆装载的重型武器装备如期上岸,吐着长长的火舌压制“敌”岸火力。随着第二波次抢滩登陆的战斗警报拉响,装载在ND735艇的某型车载火炮却迟迟不能启动,眼看船艇就要抵滩,分队指挥员急得团团转。

得知情况后,副大队长刘港泉带领机电骨干,对牵引车发动机进行紧急抢修。3分钟后,艇艏大门完成打开,某型火炮犹如蛟龙出水,直接火力覆盖“敌”岸。

现代联合作战,战场瞬息万变,海战场上尤为如此。2009年,某集团军举行实兵对抗演习。按行动方案,5艘船艇输送营属炮兵分队,10时在某岸滩登陆。导演部“算计”:这个海域10时正处于潮水高潮且岸滩坡度较陡,炮兵分队不用涉水就可冲击上陆,何不来个落半潮时登陆,看看他们的武器装备如何上岸。12时30分,船艇在某岸准时抵滩。分队指挥员接到炮兵指挥班报告:沙滩平缓,艇艏水深2.5米。只见炮兵分队借助准备好的漂浮器材,成两路队形武装泅渡上岸,并在岸滩一线迅速占领阵地发起攻击。

陆上指挥车远程指挥编队

联合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的体系对抗。大队参谋长雷树民介绍,他们以船艇信息化为抓手,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率先在全军装备了陆军船艇装备指挥控制系统,指挥员人人掌握卫星定位、无线传输指挥、导航定位通信和自动化监控等信息指挥应用技能。

点击这个指控系统,短短数秒钟,在近海训练的官兵与千里之外的海军某指挥中心就实现了信息联网共享,显示屏上很快接收到各种参数和信息。联合指挥员在船艇指挥台可随时精确掌控所有战位信息,陆上船艇指挥车可远程监控指挥船艇编队,海上编队联合指挥员可实时通联陆海空三军部队。大队艇与陆、陆与海、海与空,武器装备、作战指挥与每个官兵实现“无缝链接”,在联合中打造“信息航母”。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