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拓展,许多酒吧、酒庄应运而生,随之带出了一批新兴职业,葡萄酒品酒师就是其中一种。
品酒师——一个新鲜而神秘的职业。说它新鲜,是因为它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11月颁布的新职业之一,国内的相关资格认证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说它神秘,是因为品酒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喝酒品评那么简单,它的背后还有着更多的故事……其实,品酒师是找出酒的优点并将其推广给大众的人,如果葡萄酒是带来快乐的琼浆,那品酒师就是带来快乐的天使。
郑州有规模的酒庄并不多,大概只有四五家,酒行也不过200多家,相应的,品酒师的数量也不多。让更多的人了解红酒、爱上红酒,是每一个品酒师的愿望,白杨也是如此。圈子里,大家都叫白杨Jack(杰克)——他的英文名字和他的中文名字一样简洁好记又朗朗上口,如同他对红酒的爱,直白、热烈。
晚报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走近红酒的“肉体”与“灵魂”
缓缓端起酒杯,仔细观察酒的颜色,然后轻摇两三下,鼻子凑近杯口,吸一口酒香气,几秒钟后,举杯喝一口,反复鼓动舌面,让那一小口酒在口腔中打转,与味蕾充分接触,一连串的动作顺畅、优雅。这样的场景于白杨,早已成为习惯。
“品红”近年来已成为潮流,无论是名流富商,还是市井豪客,都爱捧着半杯红酒晃荡。不管他们懂得多少有关红酒的学问,起码他们肯花钱喝红酒。喝在嘴里的感觉,是最直接和坦白的,遇上了称心的佳酿,当然会赞一句“好酒”。
到底什么味道的酒才算是“好酒”?这种味道又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谈到红酒本身的内涵了。
“红酒的成分相当复杂,其中最多的当然是水分,占了80%以上;其次是酒精,一般在10%~13%;剩余的物质超过1000种,比较重要的也有300多种。”白杨说,红酒是葡萄酒的一种,是用新鲜葡萄经轻微压榨后,利用酵母菌发酵而成的。发酵过程使葡萄汁液中的果糖变成酒精,同时也产生了甘油。发酵完成后,通常还有少量果糖剩余在酒液中。这些酒精、果糖和甘油,便构成了红酒的“肉体”。
“红酒还包含很多其他重要成分,如酒酸、果性、矿物质和单宁等。虽然这些物质所占的比例不高,却是酒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它们是红酒的‘灵魂’。质优味美的红酒,是因为它们能呈现一种组织结构的平衡,使人在味觉上有无穷的享受。至于劣质的红酒,则不能保持这种平衡,只能呈现酒的‘躯壳’而已。”
喝红酒为什么不能加冰块及其他
自红酒被大众接受以来,就和冰块、柠檬相伴,加雪碧等饮料的喝法也相当流行。白杨见过很多这样的客人,他总是一遍一遍地给他们解释为什么要喝纯红酒。而有的客人一时半会儿还是接受不了。
“100%原汁红葡萄酒的最佳品尝温度在16℃至18℃,这有利于原汁葡萄酒香味和滋味的散发与品尝。加过冰后其温度过低,不利于品尝。当然,红葡萄酒温度过高,其口感也会改变。正确的方法是把100%原汁红葡萄酒连瓶插入冰块中(或短时间放到冰箱冷冻室),待其降到适当温度再饮用。”白杨告诉我们说,不加冰块和其他成分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会冲淡或破坏葡萄酒的香味和滋味,严重影响品尝、欣赏。
要想明白这一点,就要懂得葡萄酒的成分。白杨说,喝酒时,人很容易感受到酒的“重量”(body),俗称“酒底”。其实,这是与其酒精成分有关的。在正常情况下,葡萄酒(红酒)的酒精成分,是与葡萄果实的成熟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在较寒冷的产酒区,因为葡萄的成熟程度欠佳,因而红酒的酒精度也偏低,甚至只有8%~10%,喝起来有轻巧纤弱的感觉。相反,那些日照较多的产酒区,如地中海沿岸、澳洲、美国的加州等地,由于天气炎热,葡萄很容易过分成熟,致使果糖太多,发酵之后的酒精度偏高,甚至会超过13%。这样,酒的味道会很浓郁,甚至有一种霸道的感觉,酒精的味道会盖过其他红酒元素的味道。阳光普照而又天气暖和的温带,常是优质葡萄酒的产区所在。法国的波尔多和勃艮第,便是其中的代表。
果糖成分的多寡,显然是决定酒味甜或不甜的最重要依据。通常,我们称不甜的酒为“干”(dry)。值得注意的是,干性红酒并非完全没有果糖的成分,而是其分量不足以令我们感到甜味而已。如果完全没有果糖,我们便不能感受到酒中的那份润泽。葡萄酒的“甜”和“干”是有其客观标准的,纵使每个人感觉到的甜味都不尽相同。
红酒贮存在橡木桶里,也会增加其矿物质成分和有机体,特别是一些较复杂而独特的糖分与单宁。这些从橡木中摄取而来的物质,会令酒生出一种香草般的优雅气息,同时亦帮助酒质成长发育,令其演进至巅峰状态。说到什么样的葡萄配什么样的橡木桶,让它吸收多少橡木精华,那就要看酿酒师的技术、经验和个人风格了。总而言之,“好酒”之所以“好”,是由多元化的“灵魂”因素交织而成的。
“而好酒如同人生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稀少,所以价格也很高,比如罗曼尼·康帝,一瓶的价格为68万元人民币。”
葡萄酒扫盲班
白杨从选购酒开始给我们介绍了喝红酒必须知道的常识。
如果送人,就选法国波尔多的红酒,因为已经得到公认的好评,知名度高。如果自己喝,主要考虑三方面:一是酒的等级,等级越高,价格越贵。二是葡萄的品种,上面已经讲过,这决定了酒的整体口感。三是葡萄的采摘年份,一些杂志上会登有“年份评分表”,可以作为参考。目前1982年、2000年、2005年是比较好的年份。
“1982年产的红酒已经到了最佳饮用期,比如拉菲,五六万元一瓶还是十分走俏,价格也一直在上涨。”白杨感叹说,“好酒是喝一瓶少一瓶。不过也不必遗憾,2007年和2009年也是公认的葡萄生长好年份,我们将来甚至我们的后代也许有机会品尝到更好的琼汁。”
葡萄酒并不是储存越久就越好,也是要根据情况来定的。最好在它的最佳饮用期饮用,一般的日常餐酒(VDP)最好3至5年内喝掉,而有的则可以存放50年或更久。
“开启葡萄酒的工具有开瓶器、酒环。先把酒环套入瓶上端,以防止后来倒酒时流下的液体污染酒瓶上的标识。然后用开瓶器的锯齿正转180度再反转180度,取下完整的酒盖。酒瓶与酒盖早已经成为收藏品,保持洁净和完整是非常必要的。然后把螺旋部分插入木塞,通过力的作用取出。”白杨边讲边示范。
“这种是通常用的一种开瓶器,造型像小鸟,被称为小鸟型,还有一种大的,称为兔子型,操作起来更简单省力。”白杨说,酒打开后,就需要用到醒酒器,醒酒器的造型更多,更美观,也非常有艺术欣赏性,质地一般为水晶。白杨取来了四种很有特色的醒酒器,有蛇造型的、天鹅造型的、宫廷(花瓶)造型的,还有火烈鸟造型的。当晶莹剔透的火烈鸟被红艳的液体慢慢充盈起来时,如同画龙点睛般有了神韵。
“根据人的数量选择醒多少酒,一般是半瓶。醒酒时间一般为15分钟,有的好酒需要醒1个小时,所以很多专业品红的人,在准备喝这类酒时,都会提前打电话给品酒师,让他们提前把酒打开。”
“喝不完的酒,要用真空泵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来,然后用金属瓶塞盖紧存放。一般家庭习惯用原木塞随意盖上,这样并不能防止酒体被氧化,所以最好在48小时内饮完,否则就会变酸。如果没有及时饮用完,也没关系,变酸后的红酒,也可以用来调制面膜,效果非常好。”
红酒还含有很多别的无机体和有机体。无机体主要是指矿物质。红酒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分量可能比一瓶矿泉水所含的多,如钾、钠、钙、镁、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所以每日饮少量红酒对身体非常有益。
他喝了好几十万元的酒
白杨是个性格内敛的人,只有说到葡萄酒本身的话题,他才开始变得健谈。
5年前,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他毕业后到一家星级酒店从事餐饮服务。他的一个老顾客是一位红酒商,这位酒商每次来吃饭,都会和白杨聊葡萄酒,就这么聊着聊着,白杨不知不觉就陷入了红酒的美妙中,不能自拔。他开始通过专业书籍系统学习红酒的知识,并抓住一切机会向业内人士请教。
也许白杨天生就是做品酒师的料,他有着超强的嗅觉和味觉。上小学时,他离家还很远,就能闻出妈妈做了什么菜,菜端上桌,还没尝,他就能知道妈妈放没放味精。身为军人的父亲对白杨管教严格,使得他一直没有接触过烟酒,妈妈做的家常菜也很少放辣椒、花椒等刺激性作料,这些习惯都让白杨的味觉保持了天然的纯净。
2009年的夏天,酒店来了一位气质非常好的女客人,她对白杨的侍酒服务非常满意。聊起红酒后,她惊喜异常。自认为相当专业的她,没想到在酒店里竟然还能遇到对红酒如此有悟性的人。正在筹备酒庄的她成了白杨的伯乐。
白杨也开始走向品酒师的道路。品酒师和侍酒师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侍酒师要知道80%葡萄酒酒瓶外面的东西和20%葡萄酒酒瓶里面的东西,而品酒师则刚好相反。”好的侍酒师就像是高级侍应生,他能从酒标上看出这瓶酒的产地和酒庄,以及它品质的好坏,同时,还能根据客人选择的红酒品种,建议客人配什么样的菜,当然,倒酒的礼仪更是不能少的。而作为品酒师,他要能从一杯红酒的色泽、香味和口感判断出酒的酒精度、产地、年份等信息,在专业的品酒师面前,假酒是无法藏身的,对于那些用葡萄汁和酒精勾兑出来的“假酒”,品酒师可以马上识别出来。
为了让白杨再有提升,老板送他到深圳培训了两个多月。而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短短几个月,老板不惜成本地让他喝掉了几十万元的酒。从100多元一瓶的日常餐酒,到数万元一瓶的经典名酒,白杨对红葡萄酒的把握越来越炉火纯青。
品酒亦是品人生
品酒师凭着高度灵敏的感知,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别能力准确判断出使用的葡萄品种、采用的生产工艺、酒龄的长短以及酒的产地,酒的风格特点乃至主要缺陷等,为老板进货把关。除此之外,他们帮顾客选择富有个性特点的葡萄酒,并搭配不同的菜肴,使酒的最佳品质发挥出来。他们还常参加一些高级酒会,或商业聚会,介绍酒知识、传播酒文化。这个新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前景非常明朗。据了解,普通品酒师的薪水在每月3000元至5000元,资深品酒师则可以达到上万元。
在西方国家,由于葡萄酒文化盛行悠远,葡萄酒品酒师这一行业已经很规范,比较著名的机构有国际WSET(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英美CMS(注册品酒师认证)。据悉,品酒师的最高级别是考取伦敦葡萄酒学院的Master of Wine(葡萄酒硕士),但实际上,考取人数非常少,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学院以来,全世界只有200多人获得此证书。而国内的品酒师,一般还都是业内自主称呼,很多接触红酒的人经过长年摸索和自学,掌握了相关知识,觉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考此证并无太大必要。
除了葡萄酒品酒师外,还有白酒品酒师,啤酒品酒师等,属于制酒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酿酒把关,并研发新品种,此类品酒师的认证考试国内已比较成熟。
白杨认为想成为一名品酒师、爱好是基础,其次要拥有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再次要有英语功底,并且拥有很强的时尚感及言语表达能力。然后还要有耐心,多品尝,多总结。除了以上这些,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被一般人忽略的,那就是热爱生活的态度,要有一种对品位的追求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
真正爱红酒的人,会把红酒融化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小就会做饭的白杨有时间就会为女友准备烛光晚餐,而最惬意的,莫过于两人一起品酒。因为红酒的美容和保健作用,白杨的女友早就爱上了红酒,在这方面,她绝对信任白杨,白杨买什么她就喝什么。
有人说,如果葡萄酒是带来快乐的琼浆,那品酒师就是带来快乐的天使。愿白杨带更多的人在红酒的天地一起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