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城市情调 上一版3
探寻“废纸条”里的人生秘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探寻“废纸条”里的人生秘密

34岁的美国青年戴维·罗斯巴特,从9年前就热衷于收集废纸条。

别人丢掉的账单、情书、便条等看似垃圾的废纸条,在他眼里都成了宝贝疙瘩。

这个听起来有点不务正业的爱好,却让他成就了自己的废纸条生活——不仅从废弃纸条中窥到了别人的百味人生,还利用他捡来的纸条出了杂志、出了书,并且还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张薇/文

■“废纸条”的头号粉丝

在他眼里,人们丢弃的失物招领条、账单、情书、便条等纸片不是垃圾,而是实打实的宝贝,是可供从中窥见生活的宝贵素材。

最近,美国ABC新闻报道了一个美国小伙子的“废纸”人生,你能想象你丢掉的废纸会在他手中发挥怎样的威力吗?

好吧,告诉你吧,他用这些废纸条出了一本书。

便条、购物单、备忘录、账单,甚至很久以前的情书……这些一般人用完后就随手扔掉的“废纸条”,非常有可能落到这个34岁的居住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阿伯的“废纸粉丝”戴维·罗斯巴特手中。

废纸条中究竟有怎样的玄机?

戴维对ABC新闻的记者说:在他眼里,人们丢弃的失物招领条、账单、情书、便条等纸片不是垃圾,而是实打实的宝贝,是可供从中窥见生活的宝贵素材。

比如,在近期ABC新闻的记者采访中,他给记者出示了一张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便条:“亲爱的罗恩,我越想我的所作所为,就越悲伤。我很抱歉,但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任何关系了,至少是夫妻关系。我爱你,但当我们结婚后,感情就变味了。”

在他看来,这样一张简单的纸条背后,蕴含着一段感情丰富的人情味极浓的故事,他把这些他发现的纸条集结起来,就成了他近期出版的“废纸书籍”——《发现》,正是通过纸条,发现琐碎细节中的人情冷暖。

■跟便条的偶然邂逅

“我爱极了这张便条。它充满了又爱又恨又抱有希望的复杂情感,于是我就把这张纸条保留了下来。”

必须说,戴维真的充满了一双发现的眼睛。成为“废纸条”的粉丝来自一次偶然,他在他的“发现”网站上自述,他与“废纸条”的第一次有意义的邂逅:

“几年前在芝加哥的一个下雪的晚上,我打算外出,发现一辆汽车的风挡上别着一张便条,显然,这便条是写给一个叫马里奥的家伙的,便条上写着:‘马里奥,我恨你。你说你要加班,但为什么你的车停在她门前。你是个说谎者。我恨你。’便条署名安贝尔,最后还附有一句话‘稍后和我联系’。”

“我爱极了这张便条”,戴维在他的网站上说,“它充满了又爱又恨又抱有希望的复杂情感,于是我就把这张纸条保留了下来。每次给朋友看这张纸条的时候,朋友们似乎也能从这纸条中看到自己的情感。”

戴维对废纸条的重视由此开始。

此后,每次去朋友家做客,他也会细心地发现,朋友家的冰箱上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便条或相片,于是他的脑子里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我决定去收集一堆这样的东西,每个人身边的好玩的、怪异的、令人心碎的便条,也许它们会被我们记住,也许它们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转瞬即过。”他在网站上这样写道。

■淘出来的《发现》杂志

“发现属于每一个人!发现是一件充满创意并且可以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小事情!”

于是,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这些被废弃的“私人用品”,在2001年用剪刀和胶带拼贴出一本时髦的小杂志——《发现》,这就是《发现》杂志的第一期。

随后每一年,他都在朋友和其他发现者的帮助下,将他发现的新便条们放到《发现》杂志上,并且建立了“发现”网站,以便寻找同样跟他“臭味相投”的废纸条爱好者们。

“发现”网站设计得非常精巧,记者登录看到,最先映入视线的是世界各地的废纸粉丝们寄给戴维的他们的新发现:比如,一张怀旧的新娘照,发现他的人认为这是一张上个世纪30年代或40年代的照片,发现者很费解,为什么人们会丢掉它;比如,情人节的诗歌,发现者在美国奥兰多的街头捡到,心形的便签上画满了粉色的心,手写体显得爱意浓浓;比如,一张写着独角兽字样的独角兽照片,是一位工作在公共图书馆里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里发现的;再比如,发现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张画着小黑猫的餐巾纸,附加诙谐的留言,“我要尿在你的洗衣篮里!”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发现者们,迅速融入了戴维创建的“发现圈”。

究竟怎样才能迅速发现这些就在你身边,但隐匿在你生活中的有趣“发现”?

戴维在自己的网站上提示大家:“这意味着你要始终在公车上、马路边、酒吧里、候诊室、运动场、停车场甚至小树林里保持一双时刻关注的眼睛!”

如何能够确保自己的发现是有意义的?

戴维在曾经接受的媒体采访中说到自己的小窍门——“三秒钟规则”。虽然,每当看到扔在地上或被风吹起的纸条,戴维都会感到一阵兴奋,但他的独家法门是“我采用‘3秒钟规则’,如果这张字条在3秒钟内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会把它放回原处”。

而让戴维长期坚持这项“发现”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什么?

记者按照“发现”网站的信息写邮件给戴维,一分钟内便得到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统一回应邮件。

邮件中的一句话写得鼓舞人心:“发现属于每一个人!发现是一件充满创意并且可以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小事情!”

■“废纸条”中的人生窥探

这些文字简单却充满情愫,谁说不能从这些小纸条中看到人生的五味杂陈呢?

究竟戴维发现的纸条中有哪些让他为之疯狂的小秘密?

他在接受ABC记者采访时讲了几个纸条的小段子。纸条背后的他人的心态和故事永远是件让戴维着迷的事情。

戴维最喜欢的一张纸条上,记录了一个人每月的开支:租金600美元、手机费50美元、电气费45美元、食品500美元、酒600美元、可卡因药丸“快克”600美元、律师费250美元、储蓄100美元。

戴维这样解读这张纸条的主人:“每月还向自己的固定账户中存入100美元。这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不是吗?如果他能在‘快克’和酒精上少花点钱,就更完美了。”

而另一张纸条则让他格外心酸。

这张纸条讲的是一个孩子劝说父母停止吸毒的故事。“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爱我,但如果你们继续把那个毒品带回家,我会感觉你们不爱我。我不想说粗鲁的话,但我确实希望你们停止。我很害怕。妈妈、爸爸,求求你们,我爱你们。我只是不喜欢你们吸毒。爱你们的伊丽莎。”

还有一张纸条让他觉得滑稽逗趣。

这是一张“勒索条”,上面写着:“AJ,你的活页夹在我们手上。”“勒索者”要求“AJ”用3.5美元换回活页夹并警告他不许告诉老师,“如果你不服从,就别想再看见它了。”

这些文字简单却充满情愫,谁说不能从这些小纸条中看到人生的五味杂陈呢?

■成为“偶像”的号召力

“这些纸条能够让我们看到,别人是如何生活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同一个世界中的他人和我们自己。”

从2001年出版了第一本《发现》杂志,到现在,戴维坚持自己的废纸条收集项目已经足足9年了。

这9年,戴维也的确拥有了一群自己的粉丝。

记者在flicker网站上发现一张戴维的照片,而其后有人热情洋溢地留言:“戴维,你做的事情太棒了!我就是你的粉丝!”

这些粉丝不仅给戴维和他的《发现》杂志寄送自己发现的新纸条,而且会参加戴维定期举行的活动,比如他会在粉丝面前朗读纸条中的精品,他的哥哥也会加入进来,给一些“发现”朗读配上音乐。

“我从未想到能和全世界这么多人分享我的爱好。”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看着这些纸片,顺便‘瞄一眼’其他人的生活。”

这算是窥私吗?有记者问他。

他的回答听起来很干脆:“但我相信有点窥探欲是健康的。无论走在街上,还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我们一直生活在被陌生人包围的氛围中。对他们的经历好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这些纸条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他人的有效通道。这些纸条能够让我们看到,别人是如何生活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同一个世界中的他人和我们自己。”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