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爱润云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寻甸出路在哪儿:打工?移民?建水库?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守着两大引水工程仍然没水喝
寻甸出路在哪儿:打工?移民?建水库?

寻甸本不缺水,“引牛入滇”、“引清济昆”两大省市重点引水工程,均在寻甸境内。但仍未能避免寻甸成为云南大旱的重灾区之一的尴尬事实。旱灾的暴发,也让政府开始探究大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解决之道。主流的解决观点有三种:打工,移民,建水库。我们将三种方式浓缩在重灾区之一的寻甸县进行解析。

晚报特派记者 王战龙/文 马健/图

移民就水,观念咋改变?

河口镇本不缺水,金沙江支流——牛栏江穿境55公里。

安绍才所居住的白泥塘自然村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腰。他从未出去打过工,30多年来一直安于“面朝红土背朝天”的日子,打工对于他是遥远的,“没文化,出去能干啥?”

和安绍才一样,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抱有这种想法。据说,曾有几个村民下山去打工,但受了骗,就再不出去了。在他们眼里,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

无一技之长,扼杀了当地人翻过山头看世界的念头。

白河新村53岁的李建保是镇里最早的外出务工者之一,十几年前,跟随亲戚去了趟昆明,他就喜欢上了五光十色的城市,从此,在昆明当“小商贩”,贩卖点蔬菜、水果。

如果不是不愿下山的老母亲,李建保也不会回家。他梦想在昆明买个房子,做真正的城市人。现在,两个孩子“子承父业”,也去了昆明,继续着李建保的小贩生活,继续着一家人的梦想……

肆虐的旱情,也让当地政府开始推行一项工程——“移民就水”:鼓励村民打工缓解当地的用水压力。

安绍才所在的村里,已经有几十个人出去打工了,有些是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移民就水工程”, 一周的劳动技能培训后,奔赴南方,有的则是自己跑出去找工作。

河口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3000余农民实现了异地就业,其中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前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是河口镇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年。

河口镇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站长李银朝算了一笔这样的账:如按每人每天用水30公斤计算,3000名外出的农民工每月节水2700吨;如按外出农民工每月纯收入1000元、每年工作10个月算, 3000农民工今年将带回3000万元的务工收入。

这天,安绍才接到一个去东莞打工的村民的电话,说“在那边挺好的”,安绍才有点动心。但他还是想等待一场大雨后,种植烟草,如果还是没有雨,怎么办?“嗯,我也试着去打工……”

水利工程,水塘咋利用?

网络上,关于旱情最火的是一组水塘干涸的图片:龟裂的水塘,巴掌宽的裂缝,干死的池鱼。

与此不同的是,寻甸县城西南方的三月三水库却是另一番景象:水库中满满的一池水干净、清澈,甚至已经开始溢洪。

水库始建于1956年,2008年除险加固,春节前开始蓄水,仅仅几个月时间,水库总库容291万立方米已经蓄满,“前几天溢洪道已经开始排水,水流量可以达到每秒0.2立方米左右。”

虽然没有雨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依然为水库涵养了足够的水源。水库边,绿化植被丰富,山水相依,远一些的农田也因这一潭水长势良好。

这样的水库在寻甸并不多见。

在寻甸,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天然的大水塘,不过多数像网络上火爆的图片一样,干涸见底,裂开大缝。

而所有的水塘,从天然形成那天开始,从未旧貌换新颜——没有人加固,或者粉刷成水泥底之类的,水塘和村民一样,“靠天吃水”。

在寻甸采访的几天,不断有村民建议,充分利用现有水塘,“如果能把这样的水塘充分利用,虽不能完全解决旱情,至少会有所缓解。”达连地的张振贵老人说。

这点,也得到了河口镇政府的认同,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兴建小型水库是解决旱情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河口镇也在辖区撒米落村境内一个羊角水的地方,发现一个水源,能够满足建小型水库。河口镇政府也向上级请求:兴建一座蓄水50万立方米到7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如果能够修成,可以解决5个村委8000多群众的人畜饮水需求,有效灌溉面积80平方公里。”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3月29日,昆明市市长张祖林调研寻甸旱情,也提出建议,在合适的地方可以建一个大池子,将雨水蓄积起来,供全村人使用。

移民,移向哪里?

面对日益严峻的旱灾形势,也有专家提出另一种解决办法:转移受灾群众。

三农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把交通过于不便、送水成本过高的地区,做短期的生态移民。

听说移民,老人们大多摇摇头,只愿坚守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像李建保的母亲一样。一位老人甚至说“没吃的,宁愿上山挖野菜”。

而在年轻人看来,乡土固然难舍,生存更加重要。但是一个担忧是:他们能够移向哪里?去了是否有土地可以生存……

寻甸本不缺水,“引牛入滇”、“引清济昆”两大省市重点引水工程,均在寻甸境内。

缺水主要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河谷陡峭,江边难以居住,人们只有在山顶或半山腰才能找到缓坡,这样却远离了水源,只能靠天降雨。

村民散居在大山上,一方面不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大型水利工程也无从着手。政府也有意愿将他们搬迁下来。而现在的难题是:一是土地,另一个就是资金。

而摆在寻甸面前的现实是:地理面积3598平方公里,山区和半山区占了87.5%。此次旱灾造成了11.4万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占全县人口的1/4。

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说,通过集中居住,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并尽可能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也许是可以尝试的途径。

但问题是,尚且忽略移民的成本,这么庞大的山区群众移向哪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