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拜祖大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来吧,和小樱桃一起
学礼仪学炎黄文化
那时
我们叫华夏民族
姓张的朋友
你们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黄帝文化论坛
邀马东主持
【纸上公祭】
晚报邀您同拜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听专家讲汉民族的“童年时代”
那时
我们叫华夏民族

那时

我们叫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文明肇始的黄帝时代、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以郑州新郑黄帝故里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社会的起源。数千年前,一系列“大事件”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地上演,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即,本报开辟“问道轩辕”栏目,约请数位研究炎黄文化的专家学者,为您解读和还原远古时代先民们创造的华夏灿烂文明。

居住在中原一带的远古部落华夏民族,是汉族的前身。最初,华夏民族分为华族和夏族两个部分。在漫长的岁月和部落间的频繁征战中,它们逐渐融合,成为一体,形成了华夏民族——后世汉族的主体。昨日,河南省世纪论坛国学主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王永治先生为公众讲述了汉民族的“童年时代”。

华夏民族源起河南

在三门峡陕县庙底沟,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被称为庙底沟遗址。它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人类遗迹,但是,与其他散布在各地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相比,这一处遗址具有鲜明的特色。众所周知,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标志,先民们在彩陶上描摹鱼纹、鸟纹、鹿纹、人面纹以及各种各样的几何纹,代表了人类最初始的审美以及图腾等信仰。而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却独具一格。它的图案以花瓣为主,这与其他仰韶文化早期遗址的彩陶图案迥然不同。而在古汉语中,“花”与“华”相通。花瓣图案,就是华族的图腾。这一点证明了三门峡一带曾是远古时代华族的聚居区。在仰韶文化遗址的中晚期,这种花瓣图案的彩陶则频繁出现,这就是华族向外发展迁播的证明。而夏族则聚居在现今嵩山一带,是后世大禹所在的夏部落。所以,华夏民族的起源就在河南。

黄帝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黄帝生活在仰韶文化中晚期,部落先民们逐水草而居,水草丰美,气候温润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和淮河流域,成了古人类聚集的中心地带。当时,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在这里生活。在数千年里,这些部落通过通婚联姻、征战的方式慢慢进行融合与兼并,最终形成了3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东夷族部落联盟。

黄帝部族生活在郑州新郑一带,炎帝部族聚居在山西一带,而首领成为少昊氏的东夷族,则生活在山东一带。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生产力逐渐发达,人口逐渐增多,每个部落都要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以谋求发展。因此,各部族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黄帝与炎帝部落间的阪泉之战,与蚩尤部落间的涿鹿之战,是两场著名的远古战争。借助这两场战争,黄帝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民族的融合基本完成。

晚报记者 邢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