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不知道儿子死了,他“保护”了一年的房子已夷为平地
他也不知道,他和儿子的自焚事件,已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92岁的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陶兴瑶老汉
为抵制强拆,3月27日,92岁的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村民陶兴瑶,与儿子陶惠西共同自焚。儿子死亡,老人重伤。目前家属与官方已达成赔偿协议,对陶惠西死亡赔偿90万元。昨日,陶惠西的遗体被火化。据悉,此事已引起江苏省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正加大调查力度,以求还原事实真相。
4月1日,被严重烧伤的陶兴瑶老人病情再度恶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鲜红的血浆顺着滴管流入老人体内,隐约能听到他无意识地喊着“疼”。陶老汉至今不知道儿子已经死了,而他“保护”了一年的房子也被夷为平地。
邻里称其性情温和,爱讲故事
邻里说,陶兴瑶本与世无争,跟谁都能笑呵呵地聊天。镇上人说,陶老汉有些名气,他高寿,毛笔字写得好,还爱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他经历过战争,经历过死里逃生,他总对儿女们说:活着就好。但3月27日早晨,他选择了与子同焚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房子。
3月30日,被推垮的陶家房屋成了一堆瓦砾。黄川镇村民李彩(化名)蹲在房前,旁边横七竖八地扔着几个半米高的红色灭火器。李彩说,这些灭火器是镇上拆迁的人带来的,也正是这些灭火器,喷灭了陶兴瑶老人身上的火。李彩目击了那场火,也看到了陶家父子被救出时的样子。“以前爱吃羊肉串,现在看见烤肉就想吐。”李彩这样说。
自焚事件发生后,官方发布的消息里,陶氏父子都是脾气暴躁的人。但邻居们说,陶老汉性情温和。村民说,陶兴瑶是那种逢人就能聊上几句,每天都笑嘻嘻过日子的人。“他不讲究吃穿,就爱穿旧军装,爱好是喝两口小酒。”
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活着就好”
陶兴瑶的长子陶惠湘说,父亲喝小酒高兴时喜欢哼小曲。70岁的陶惠湘回忆,父亲从来不讲究吃穿,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活着就好”。
镇上的人都认为老人“好福气”,四世同堂,膝下两儿两女,孙子、重孙子一大堆,各有各的生意。在妻子去世后,陶老汉在两个儿子家交替居住,生活平静。直到一纸拆迁公告张贴出来,一切都改变了。
去年3月,黄川镇政府贴出公告,针对310国道工程,几户业主的房子需要拆迁。陶家次子陶惠西的房子和猪场,正在其列。
给不识字的儿子念拆迁法规
在拆迁补偿方面,陶家一直没有与镇上达成协议。陶惠西的妻子说,8间房子还有猪圈,镇上评估后只给7.5万元,这让陶惠西无法接受。陶惠西去找镇干部说理,但说话太直,每次都谈不成。在这种情况下,陶兴瑶决定彻底住在二儿子家。陶兴瑶曾对陶惠湘说:“老二不识字,脾气直,我去和他做个伴,能壮胆。”
陶惠西的儿子陶秋渔说:“爷爷搬来后,托人买了拆迁方面的法律书籍,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爸听。”之后,陶惠西知道拆迁要有拆迁证,于是他坚持要求镇上拿出拆迁证和拆迁手续。陶惠西的妻子说:“父亲去年搬来后就没出过家门,他怕家里一旦没人,就有人把房子强拆掉。”
另一家拆迁户说:“陶惠西倔得很,认准的理就不会变。我们都劝他差不多就搬吧,可他每次就一句话‘他们没证我死也不搬’。我们也去劝过陶兴瑶爷爷,我还告诉他,拆我们家时我嫂子直接被从屋里架出去,铲车上来几下子房子就砸平了。”邻居回忆,当时老人笑着说:“那咋办?谁让我是他爹啊!”
他扑向浑身是火的儿子
3月24日,有人告诉陶惠西,镇上可能要来强拆了。陶惠西听后,买来汽油,说“这东西关键时候有用”。
3月27日,陶惠西在父亲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站。这天早上,黄川镇政府的拆迁人员和车辆从不同方向围住陶惠西的家。此时,陶惠西之妻站在门外,她被拆迁人员架进一辆面包车拉走了。隔着车玻璃,她看见陶惠西迅速关上了大门。邻居李彩等人回忆,当时镇上来的干部狂乱地敲门声、机器发动声、猪叫声,混成一片。陶惠西关上房门后发生的一切,现在只有躺在重症监护室的陶兴瑶知道。
3月31日,老人清醒时曾讲过当时的细节。他说儿媳妇被抓走后,他将陶惠西挡在身后,自己从门缝向外看。“我正往外面看,身后有烟蹿起来了。”老人意识到出事了,回头扑向浑身是火的儿子,而儿子奋力一把将他推开。
病情危重,醒来只问“老二咋样了”
自焚发生几分钟后,拆迁人员撬开了陶家大门。身上还冒着火的陶兴瑶被救出,而后被抬出来的陶惠西已经烧黑了。陶家人事后曾质问在现场的干部,当时为什么不冲进房救人。干部说:“老爷爷陪儿子那股劲,谁能拉住?”
4月1日,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上身大面积烧伤的陶兴瑶进入危重状态。陶家人说,这两天老人几乎是在无意识地说胡话,偶尔清醒时就只问:“老二咋样了?”没人敢告诉陶老汉实话。
目前,家属与拆迁方已达成赔偿协议,对陶惠西死亡的赔偿是90万元。昨日,陶惠西的遗体被火化。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