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6版:家庭教育必备宝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迎六一少儿才艺大赛”
等你报名
适度娱乐可为考生加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7个小时的学习+1个小时的锻炼>8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适度娱乐可为考生加分

7个小时的学习+1个小时的锻炼>8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中高考临近,处于备考阶段的同学都在做最后紧张的冲刺。多数同学由于感知考期的临近,担心浪费学习时间从而放弃了大部分的娱乐项目。个别学生甚至放弃课间休息时间,中午饭只是“凑合”。在这里,专家提醒考生:盲目的学习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适当的娱乐也可以为考生加分。

晚报记者 吴幸歌

校园记者 黄文思

避免两个极端 注意劳逸结合

眼下离中高考仅剩两三个月的时间了,一部分考生没日没夜地学,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一部分考生则自暴自弃、听天有命,认为自己成绩已经这样了,不可能有太大的提升空间。对此,郑州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部主管潘晓辉提醒考生,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潘晓辉介绍,凡事都应有度。第一类考生虽然学习很刻苦,却走进了一种焦虑的状态,在学习上过度打疲劳战,不仅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身体能否支撑下去也是个问题。所以,此类学生应该立即停止这种疲劳战。第二类考生,虽然成绩一般,却忘记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道理。高考前两三个月是最关键的复习时期,如果方法得当,成绩在原来基础上完全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潘晓辉说,有个理论叫做:7+1>8,也就是说7个小时的学习加1个小时的锻炼,绝对大于8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这是科学验证出来的一个道理,道理很简单,身体有活力了,状态好了,学习效率就会成倍提高。因此,他提醒考生们在考前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避免两个极端,注意劳逸结合。

优化时间安排 提高学习效率

一提到劳逸结合,多数同学都感觉自己把握不好这个“度”,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劳逸结合?如何科学地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潘晓辉也给考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充分利用人的高效时段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天中人们都有一个最高学习效率时段,多数人上午的学习效率要高于下午。因此,潘晓辉提醒考生一定要确保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精神饱满,并利用这段时间把握机会,努力学习。

其次,选择适宜的“单位时间的长度”。据了解,不同年龄的人注意持续的时间不同,成人的注意持续时间为60~90分钟,而13~15岁的人则为50~60分钟。考生要学会根据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的特征和任务的特性来选择学习的恰当单位时间。

最后,还要注意休息,少开夜车。在一般学习过程中,如果连续学习2小时后一点也没有休息,往往就会出现厌烦、注意力分散和对任务不满的情况。若在中间休息或放松几分钟,然后再去做,那么继续完成这项任务的愿望往往会再次出现。潘晓辉提醒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感到学习效率降低而且出现错误时,不妨适当休息一下,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高效率的学习。

适当娱乐项目 有助提高成绩

“不是我们不让孩子玩,我们是担心孩子放松下来后,很难进入学习状态?”采访中,很多家长不无担心地说道。

对此,潘晓辉介绍,在考前为孩子选择适当的娱乐项目,不仅不会使孩子彻底放松,还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提高成绩。其介绍,很多成绩优秀的、最后走进名校的学生,都不是死学出来的,这些学生都特别会玩,在考前都有一些自己放松自己的小方法和娱乐项目,因此,家长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在娱乐项目的选择上,潘晓辉建议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喜欢来选择或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如:跑步、听轻音乐、英文歌曲、游泳、打羽毛球、乒乓球、看电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考生住校,没有条件,也可以每天早晨或晚上跑步10分钟,全程为800米至1500米。每天坚持,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同时,潘晓辉还提醒家长,在考前的这一段时间里不要让孩子做大量的剧烈运动,“大运动量的活动会造成考生体力消耗过大,产生身体疲劳,从而影响考生的精力,形成疲乏的状态,继而影响情绪的紧张度。” 潘晓辉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