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报短评快
谁偷了中国建筑的“钙”?
网民
大会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谁偷了中国建筑的“钙”?

政策打左灯

房价向右转

政策制定者也许没有想到,以抑制投资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的的政策,却成了开发商和民众集体反向操作的指标。面对房价与政策的如此错位,民众恐慌,学者错愕,开发商都害怕,但令人惊叹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却依旧不慌不忙地静观房价飞涨“扰民”不已。

房地产调控政策究竟要调控什么,似乎成了不解之谜。这种怪异态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从来没有向外界释放清楚的信号,政府投鼠忌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利用了中央这种左右为难的心态大做文章,民众为高房价埋单。——《南方都市报》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筋和水泥,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

(本报今日A21版)

短命的建筑如何支撑民生

等不到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大限来临,房屋就已提前宣告“报销”,这大概是耗尽一生积蓄,以为在二三十年后总算能还清一身债务,乐享私产的房奴们,所面临的最不堪的结局。

当一个国家的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时,这不仅意味着无数指望在还清房贷后,能够安然享有房屋私权的公众,极可能又面临一场拆迁大战,甚至被迫辗转异地做起第二轮房奴;因建筑质量问题引致的房屋安全风险,同样也可能将公众生命安全置于危险的境地。

很长一段时间,有一种说法称,中国建筑之所以用不到几十年就被拆,缘于中国人对建筑设计建造的不自信。其实根子的问题并不是不自信,而是太自信。权力者自信能通过对城市建筑的不断推倒重来,获得经济与政绩效应;开发商也自信能通过不停地拆拆建建,获得更多的资本增值。当城市建设只是服务于这样的因素时,民生自然在这些不断推倒的房屋中断裂,而附着于其上的公众权利却早已被湮没在滚滚的城市建设浪潮中了。李妍

“短寿建筑”究竟是谁下的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日渐缩小。不过,同样的好运却并不属于中国的建筑,当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作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建筑在多产的同时,却往往短寿,如此“英年早逝”,的确令人唏嘘。

现实的情形是,规划的科学与审慎,往往被抛诸脑后,随心所欲的搭积木式规划,更是导演了太多 “甫一建好,旋即拆除”“正当英年,却遭爆破”的悲剧。君不见,除了因先天缺陷而不得不英年拆除的,中国建筑意外“死亡”的也相当不少,从“楼倒倒”、“楼歪歪”到“楼薄薄”、“楼脆脆”,谁偷走了中国建筑的“钙”,想必中国人也都心知肚明。

还有一些建筑,当初规划其实没啥问题,钢筋水泥里也并未掺水,本来是个寿星体格,但是,管你寿数到没到,“拆”字往你身上一刷,照样得寿终正寝。吴江

房子就是我们

遮风避雨的蚁窝

以前的房子能用更久,原因或许在于以往“无为而治”的状态更明显,城市管理者没那种意识,也没那种能力去随意改变一座城市的格局,大规模地拆拆建建。不被打扰的,既包括民众的生活,也包括他们的房子。

而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更新,使得房子即便质量不错,也被强制拆除。一轮轮改造过后,城市变漂亮了,百姓变狼狈了。这种反差,反映出的是民众的城市客人困局。也就是说,我们似乎只是客居城市之中,而不太像城市的主人。

城市本是毫无生命的,因为百姓安家于此,有了归属感和人情温暖,才使得城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百姓是主,城市是宾;人性是本,城建是客。但现实却常常将二者关系弄反,有些城市管理者将城市当做主人,百姓当做客人。一切政策都是为了打扮好这个主人,城市的发展、城建的推进,所受的重视远高于百姓的利益是否受损。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多少本无必要的拆迁,是假城市利益干扰民众生活。

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陀螺,在高速旋转中有多少人被转到了城市之外。只不过有人表现为地理上的,有人表现为心理上的。前者易见,后者则常被忽略。事实上,判断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前途等,并不是看GDP数字、地标式建筑、表面的美观,而是看市民的人心。是认可还是无奈,是欣赏还是反对,是自豪还是牢骚,这点点滴滴汇聚成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只有具有强烈的民众向心力,才是有活力的城市,宜居的城市,有竞争力的城市。因为,民众是城市的主人,城市不过是一个外壳。人,远比建筑重要得多。

尊重民众的城市主体地位,是政策回归人本、体现人文的重要前提,是城市减少拆迁、维持生活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延长建筑寿命的关键所在。每栋房子都关涉几十、上百户温暖的家庭,每个城市都是这些温暖家庭的母体。我们不能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样,随随便便地拿树枝捅开蚁窝。因为,我们就是那一只只的蚂蚁,房子就是那遮风避雨的蚁窝。

邵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