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王家岭奇迹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这么大,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长这么大,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
4月6日,群众在医院关注医疗救援情况。
4月6日,医护人员协助获救人员吃面条。
4月6日,在太原火车站,工作人员拆掉专运列车上的玻璃,抬出伤员。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铁道部派出专列,每名患者“一医三护”

警车开道,为伤员开通特勤通道

60名伤情较重的获救工人转诊太原

北京5名临床专家抵太原,115名获救人员病情平稳

国家卫生部6日提供的信息称,该部副部长尹力率北京协和医院临床专家等5人已抵达太原,指导和支持做好伤员的转送和接收工作。截至昨日14时,安全升井的115名工人分别在太原市和河津市有关医院救治,病情基本平稳。卫生部门正在进一步密切观察,加强救治。

卫生部透露,4月5日晚至6日凌晨,卫生、铁道、公安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部门密切协调、有效配合、切实做好转送河津市60名伤员的准备工作。昨日5时开始,河津市人民医院、河津市中心医院和山西铝业集团医院将收治的60名较重伤员用救护车先后有序地运送到河津火车站,用担架搬运上列车,并妥善安置。

为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实施救治,卫生部协调北京协和医院、全国矿山救护中心和平顶山市急救中心,组建了由急救、重症救治、营养治疗、消化科、皮肤科、外科等方面11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赶赴山西。

“来了,来了!”6日11时38分,运送60名获救工人的专列抵达太原火车站一站台。大批的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和警察按照各自接受的任务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工作。

一个,两个,三个……从山西各地紧急调来的60辆救护车整齐地排成长龙,每辆车装好一名受伤工人后向早已确定的接诊医院徐徐开去。

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共有115名被困工人获救,为了让工人们得到更好的治疗,有关部门决定把60名伤情较重的获救工人转到太原接受治疗,包括心理干预的“一人一方案”个性化治疗开始实施,并安排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人民医院3所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来承担治疗任务。铁道部为此专门派出了专列。

医院对获救伤员进行个性化治疗

“长这么大,还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来自广西的王家岭煤矿伤员农荣武轻声说,30岁的他经过9天8夜和死神搏斗,如今体力虚弱,“喉咙疼,感觉扁桃体和嗓子发炎了。”救护车上,他对守护在旁边的医务人员说。

5日21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到山西省卫生厅指示,迅速成立了由院长、书记任组长,其他院领导担任组员的“医疗救护领导组”。当晚,医院召集综合科、骨科、呼吸科、精神卫生科、职能处室等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在15个小时内精心做好收治获救伤员的准备,尽全力救治工人兄弟。

医院在短时间内组织医护人员腾出20张床位,调集监护仪,准备了全新的被褥和病员服,确定救治方案,为医院收治的20名伤员确定了专人医护,并召集了60名青年志愿者,全力运送伤员。除准备正常用药外,医院还准备了营养液、白蛋白等特殊药品,预防饥饿综合征。

中午时分,正是下班的交通高峰期,如何既保证把获救工人快速、平安地送到各大医院,又不给市民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5日19时,太原市交警支队连夜做出了交通疏导预案,决定由警车开道,为获救工人专门开通特勤通道。

一路绿灯。11时50分许,获救工人陆续顺利到达各自指定的医院;12时20分左右,所有工人全部被送到医院病房。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李汝德说,6日早上,运送伤员的专列出发后,医院的医务处长一直护送着伤员,她在火车上就电话联系了医院的专家,并把将要收治的20名伤员的基本病情与后方专家做了沟通。医院迅速确定了初步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对医生提前进行了分工,确保每名患者“一医三护”。

经初查,山大二院收治的20名伤员中,有5人病情重一些,其他15人生命体征平稳。目前专家正在进行交接,专家组开会碰头后,将进一步细化治疗方案,总体治疗方案很快就能确定。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医院腾出条件最好的病房来接待这些工友。副院长武晋说:“这些工人由于在井下呆了9天8夜,体能消耗很大,水电解质会发生一定的紊乱,通过医疗救治能够纠正。因为在水里浸泡时间太长,有的人皮肤会有些问题,医院将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这里,每一个病人都有一个专门对应的治疗小组,主管医生上面还有专家。病人的治疗方案都要经过专家组的同意才能实施。为了方便病人检查身体,医院把超声仪、便携式X光机等设备都搬放到病人的床头。此外,每位病人还配有一台监护仪。

“请所有的人们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工人兄弟们快快康复。”李汝德的话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北京将150箱药品运往山西

6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派出3名医疗专家随卫生部专家团赶赴山西,目前已经参与到王家岭煤矿事故的救治工作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医院派去的是感染疾病科、感染管理科和肾内科的3名专家。由于矿工们在井下的时间很长,因此可能会有腹泻等疾病,同时长时间忍饥挨饿可能造成肾脏损坏。因此,3名专家主要针对矿难后的卫生防疫消毒、肠道疾病和肾脏功能损伤参与救治。

此外,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北京市已经将150箱药品运往山西。据悉,此次调集的药品都是常规输液药品,包括1000袋5%的葡萄糖、1000袋糖盐注射液以及1000袋0.9%的盐水,这些都是在救护病人时大量需要的药品。

有人建议把115位生还者当成矿难的“黑匣子”

这两天,无论是在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还是在收治被困工人的医院,记者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奇迹”。

前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救援现场表示,这次救援创造了两大奇迹:一个是被困矿工在井下坚守了9天8夜,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渡过了生命大关,成功生存;二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做出的部署和救援方案有效有力,在矿难发生190小时后救出了大部分的被困矿工,创造了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

奇迹面前不应忘记问责和反思

然而,在奇迹面前,人们不应该忘记对事故的问责和反思。有人士建议,把115位生还者当成矿难的“黑匣子”,用他们生还的奇迹,为中国数百万矿工编写一本生命教科书,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建立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煤矿开采制度,给予矿工们更加人性的保护与关怀。

和很多救援人员一起,做过32年救护工作、抢救大小事故七八百次的汾西矿业救护大队长陈永生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这些被困工人的精神状态大多“相当相当好”。

打破救援“黄金72小时”定律

对于受困190个小时的工人们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打破救援“黄金72小时”定律,水、氧气和求生意志是他们创造奇迹的必备条件。

救援“黄金72小时”是地质界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界的共识。不过,有医疗专家表示,72小时并不是救援的清晰界线,只要生存意识强,一定会创造奇迹。如果有水、氧气以及求生意志力的支撑,很多人可存活10天甚至10天以上。此外,这次王家岭矿难是集体遇险,受困者相互安慰、鼓励,以集体的力量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增加了他们的生存概率。综合新华社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