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购房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细数80后典型性置业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过渡 小户 精装 投资
细数80后典型性置业模式
本届住交会上一80后在家人的指点下选房

在如今的购房大军中,80后置业者成为郑州楼市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1980年出生的他们,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组成三口之家的80后对于购买楼房的类型也已经从首次置业升级到改善住宅。80后置业需求强劲,其中刚性需求偏多,置业欲望相对迫切,因此随之而来的普通住宅购买对象趋于年轻化的特点在郑州房地产市场十分明显。

通过对80后业主的调查采访,发现80后买房有如下三个特点:自我置业型、父母协助置业型、先租后买型。专家建议,对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工作两三年后初次置业的80后,买房要“谨慎为先”;对于“奔三”的改善型80后置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居住的舒适性;而对于以投资理财为目的80后置业者来说,好卖、好出租是关键。晚报记者 梁冰

“典型性”置业

买套地段较好小房来过渡

马上要结婚了,郭伟预备买一套小户型屋子做新房。他也想买一套大屋子,一步到位,不说在朋友眼里显得气派一些,大屋子居住起来也会舒适得多。但现实是,现在房价居高不下,一套大屋子贵得吓人,结婚开销会很大,手头资金也不够充足。他的如意算盘是,不如先买一套小屋子结婚,等屋子价格跌下来,自己有钱了,将来再换套大屋子。

去年8月,郭伟和女朋友在未来路看中一套小户型,地段不错,购物休闲十分方便,离工作单位也不远,于是便买了下来。随后,快马加鞭进行装修,看看装修后的效果,他和女朋友感觉不错,固然面积小一点,但蛮舒适温馨的。

买套小屋子过渡,是很实际的想法。在如今现实条件下,即使有能力,新婚购房也不一定需一步到位,可以考虑制定由小到大、梯级换房的置业计划。等到有了更多积蓄,再换套大的,今后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都很好出手。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买屋子是一件大事,即使是为了新婚之喜,置业也要三思而后行。

不要想着一步到位。新婚的人们一般进入社会不久,处于创业阶段的年轻人往往经济实力有限,虽说办喜事家里可以提供不小的帮助,但对于买房置业来说总还是杯水车薪。所以,新婚的购房梦不一定做得太满,要对未来的收入有充分熟悉之后,根据二人世界的经济条件决定买房标准。假如两个人的工作都还不够稳定,租房就不失为一种比较实际的选择。

不能忽略实用功能。选择新房,除了看华丽的外立面、园林设计、舒适的户型外,新人们不能忽视类似教育、医疗、超市、菜场等这些生活必需的实用型社区配套。

“典型性”置业

精装小户型更适合年轻人

1982年出生的小刚,应该说同龄人中的佼佼者,28岁不到就已经成为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副总。他说,他对于房产投资并没有过多的兴趣,因此购买的两套住房的基准点都是出于“自住”。

第一套房子购买的原因很简单,和大多数80后人群购买住房的原因一致——婚房。因为结婚而需要购买的房子面积自然不大,90平方米左右足够他和妻子居住。当时气盛的他选择了毛坯房,因为太多的装修想法充斥在他的脑海中,但事实证明,如果你不是对装修有着极大的热情和驾驭能力,80后的年轻人群还是购买精装修的房子更为便利实际。装修初期,他和妻子为装修风格和细节争执得不亦乐乎,最后成果和他当初脑海中的构图完全不一样,由此也让他下定了决心,以后的房子尽量寻找精装修。

第二套房子的购买原因是因为改善型自住,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需要一个相对大的空间。然而,大房子在郑州基本没有精装修的,所以3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小刚依然是自己装修。不过这次他把权利完全交给了妻子,他选择了“坐享其成”,落得个“清静”。

首先,80后年轻人选择住房面积最好在90平方米以下,这样的户型提供的功能、布局完全可以满足年轻人群的生活喜好,更大的面积从总价和空间感来说都不太适合年轻人来承受。其次,建议年轻人在购房区域上选择市区周边而非市区中心,交通发达是必备条件,总价偏低但有发展预期的较远区域都是好选择。另外,年轻人购房应该经历贷款过程,每月还贷额不能超过月收入的50%。

“典型性”置业

父母协助趁早买房不后悔

父母资助是如今大多数80后年轻人买房置业的最主要资金来源途径,他们工作相对稳定,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开销,但是存款不多,他们买房的启动资金仅靠自己的收入又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双方父母的资金支持,之后的每月还贷再由个人共同担负。小林就属于这一类80后置业者。

2006年,小林通过熟人联系到一套位于郑州市北区的100平方米左右的便宜房子。当时正好赶上政府大力发展郑州北区,北区道路宽敞、视野开阔、环境幽静、房价适中,因此,在此购房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与父母商量后,决定全额买下这套只有26万多元的房子。他们考虑,买房要趁早。只是,入住后小林才发现,离单位太远了,上下班非常不方便,如果能在单位附近买套小户型最好了。

不久,位于大学路的某高档小户型社区发出开盘消息,小林立刻告诉了父母。随后,小林的父亲亲自来到该项目售楼部进行了一番“考察”,觉得位置以及社区规划都非常不错,就给小林付了5万元首付,定下了这套房子。如今,小林早已住进了这套小户型,每月付着1000多元的月供,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他说,那套北区的房子将来可以和父母一起住,而这套小户型则可以出租,可谓两全齐美。

建议年轻人选择在距郑州城区相对有一定距离、交通又便利的区域购房。一方面,楼盘的均价会比市区较低一些,不会太加重业主的生活负担;另一方面,虽然居住地与市中心可能距离较远,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大大提供便利。同时,未来房产的价格也会随着地铁沿线的辐射作用而有所提升,是年轻人购房的绝佳选择。

“典型性”置业

3套房子让你“高枕无忧”

与很多当上“房奴”的80后相比,身为某投资公司高管的陈东华早已把买房当做实现梦想的赚钱手段。

他说,他买第一套房子是在2003年,当时充满了偶然性。正值“非典”之时,随处闲逛的他发现一个在售楼盘。和父母商量后,对这套100平方米总价才18万多元的房子进行了全额付款。

2004年初,经朋友介绍,他在一高档社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当时房价比较便宜,2000多元,总价23万元成交。他这次本来打算贷款,但是还没有过户,就有其他人看上这套房,出价28万元,原本这套房就是投资用的,他觉得价格不错就卖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轻轻松松赚了5万元。

尝到炒房甜头的陈东华再接再厉,于2004年,在当时北区的一个明星楼盘一举买了两套小户型。每平方米2400元,户型为50多平方米。此次买房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出租。在装修上,可以说是花了“血本”。2005年交房时,他把两套房子全部配上高档家具,电视、滚筒洗衣机、电脑和音响设备,连装修带室内设施,共花了七八万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套房子很快就被两个留学生租下,月租1000元,为期3年,而当时他的月供每月每套房仅有200余元。

到了2007年房价高位时,精于买卖的陈东华卖了一套房,剩下一套继续出租。他不无幽默地说,拥有了3套以上住房,可以让你提前退休。

任何时候投资都是有风险的,然而作为不动产,房子当然是最具升值与保值价值的。对于投资置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地段,其次就是合适的购买时机,以及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在市场不好时也能够挺过难关,其实只要扛过去,“风雨之后就是彩虹”。所以,一定的现金流做支撑也是必要的。切忌盲目出手,恐慌抛售,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可能反被“蚀把米”。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