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批军政要人坠亡,但不大可能引发权力真空
议长要竞选总统,两周内宣布选举日期
安杰伊·布洛希克,47岁,空军司令,2007年就职。2005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接受专业军事培训。
安杰伊·卡韦塔,51岁,海军司令,2009年11月就职。
塔德乌什·布克,49岁,陆军司令,2009年9月任职。2007年曾任波兰驻伊拉克部队指挥官。
亚历山大·什奇格沃,46岁,国家安全局局长。曾任国防部长。
托马什·梅尔塔,文化部副部长。
彼得·诺洛夫斯基,64岁,波兰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坠机事件发生在波兰总统亲赴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时,的确令人深感遗憾,这也可能使得原本在复苏之中的波俄关系再蒙上一层阴影。
波俄关系长期以来处于“紧绷状态”,原本不少评论认为,此次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俄罗斯和波兰方面可能会释放一些善意,波兰老百姓、整个波兰舆论也可能对俄罗斯消除一些芥蒂。然而,坠机事件的发生,让这一切都成了“未知数”,这对波俄关系而言,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夏义善
虽然卡钦斯基意外身亡,但是对波兰这个国家的对内和对外政策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波兰的外交政策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就是说亲美和融入欧洲还会继续作为波兰的基石和引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部主任董漫远
波兰代总统、众议院议长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10日发表电视讲话说,他将与各政党协商后公布总统选举日期。
政治分析师认为,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和多名军政要员坠机身亡可能波及总统选举选情,改写波兰未来政治生态,但不大可能引发权力真空或社会动荡。
国际方面,这起空难或许影响波兰与邻国以及欧洲联盟的关系走势。
军方遭重创 ▶▶
军队已经“群龙无首”
波兰军方在这次空难中损失惨重。
多家媒体发布的遇难者部分名单显示,波军总参谋长弗朗齐歇克·加戈尔以及陆、海、空三军司令等重量级人物无一幸免。
总参谋部发言人达留什·涅杰尔斯基说,军方召开高层会议讨论应对危机措施,“即将作出适当决策”。
按波兰军方规定,三军副司令暂时出任代理司令,直至新司令上任。
智库“欧洲改革中心”分析师托马斯·瓦拉谢克说,卡廷事件纪念活动与军方关联性强,军方领导全部随行,不幸遇难。如今军队实际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一轮高层变动可能引发“大地震”。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坠机事件可能加速军方高层“代际更迭”,有助军队推出更为年轻、观念先进的新一代将领。
内政添变数 ▶▶
两周内宣布选举日期
波兰政府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坠机悲剧不会引发波兰社会“根本性”改变,“眼下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民众极度悲伤,但(这起事件)风险相对有限。波兰民主政体将证明其复原力”。
这名官员说,总统竞选活动可能出现波折,但他相信民众将保持理智克制。按照宪法规定,卡钦斯基遇难后,波兰将在两周内宣布总统选举日期,并在宣布后60天内完成选举。
波兰总统选举原本定于今年秋季举行。
将引发领导层“更新”
科莫罗夫斯基现年57岁,是公民纲领党推举的下届总统选举候选人。卡钦斯基2005年击败现任总理唐纳德·图斯克担任总统,生前表示将寻求连任。
分析师认为,科莫罗夫斯基在总统选举中胜出可能较大;此前民调结果显示,卡钦斯基支持率相对较低,连任可能性较小。
政治分析师瓦西莱夫斯基说,卡钦斯基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所领导的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遭受重创。多名党内高层罹难或将引发领导层“新旧更替”。波兰一家智库机构负责人克日什托夫·博宾斯基持相似观点:“雅罗斯瓦夫遭毁灭性打击……他与弟弟手足情深。他在法律与公正党内拥有绝对权威,但这起事件可能为青年党内成员亮相提供机会。”
图斯克当天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呼吁各政党“不论左右,团结一致”,全力应对这场“前所未闻”的灾难。
外交临界点 ▶▶
波俄关系再添变数
一些分析师认为,波兰与俄罗斯关系长期因卡廷事件蒙受阴影,近期关系有所缓和,但这起空难可能给波俄关系再添变数。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詹姆斯·谢尔说,卡廷事件是迄今影响两国关系最大“绊脚石”。不过,如果双方开诚布公,迅速就坠机原因展开调查,或将有利修复关系。
此外,卡钦斯基当政时期,波兰与欧盟关系不佳。此番波兰政局突变可能引发双边关系微妙变化。
波兰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外界普遍认为,卡钦斯基对欧盟体制持怀疑态度,一直试图维护波兰主权和本国传统价值观念。
据《纽约时报》报道,卡钦斯基当选总统后,与乌克兰、格鲁吉亚结为“密友”,试图拉拢他们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招致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反对。
德国认为,北约继续东扩可能引起俄罗斯不安,卡钦斯基则坚信北约进一步壮大利于遏制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重拾影响力。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有一件事一直横亘在两国通往正常关系的路上,它就是卡廷事件。该事件发生于斯摩棱斯克市以西大约20公里处的卡廷村附近森林。
德国军队1941年占领斯摩棱斯克,1943年春驱赶从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强行招募的劳工修复附近遭炸铁路、公路等设施,同年4月13日在卡廷森林掘出不少尸骨。德方组织的调查委员会指认苏联制造了致使波兰人集体遇难的事件。
德国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随后抓住卡廷事件大肆渲染。时任波兰总统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1990年4月13日访苏之际,苏联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
卡廷事件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于是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1940年4月初,处决波兰战俘的行动正式开始。数百名被俘的波兰军官从3个战俘营被带上汽车,秘密运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不久,第二批战俘又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近一个月内,有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万余在押波兰平民被枪决。2007年,波兰众议院通过决议,把每年4月13日定为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综合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