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中原地区投资担保行业的发展,给市民与企业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4月10日,由郑州日报社、南开大学共同主办,郑州晚报、南开大学EMBA河南教学中心协办的“2010中原投资担保行业高峰论坛”在索菲特国际酒店举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戴金平与郑州大学E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伟分别就当前货币形势、国家政策做了深刻解析,并指出河南的担保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晚报记者 雷群芳
民间资本带来担保业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货币形势都有利于担保业的发展。”戴金平分析说,从中国的基本货币态势上看,在政策上,虽然仍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从整个操作上来看,收紧的势头已经相当明显了,只不过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调控。银行的贷款也大多指向国有大型企业,使得国有大型企业的资金相当充裕。而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却很难从银行贷款,从而造成资金匮乏的状况。
在民间,资金量却是十分巨大。这里包括几个方面的资金,2008年10月以后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家投入了4万亿的巨量资本,实际生产项目没有吸收这么大,造成一部分资金形成了游资;而在“国进民退”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许多原来投在很多行业的民间资本被挤出来,这部分资本没地方去,于是也形成了游资;再有就是通货膨胀和世界存款利率下降,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不愿再把钱放在银行里,这也形成一定的资本。随着金融意识的加强,正规金融流通是必然的,国际经济的复苏也带来了。
跟巨大的民间融资没有地方去相对应的是,很多产业要发展,需要资金流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在2009年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重大发展的机遇,这是历史上可能很少见的。现在需要的是民间金融作为中介,如何把巨大的资本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对接起来,这是我们担保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机遇,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发展。
风险控制制约担保机构的发展
“如何把巨大的资本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对接起来,这是担保业所面临的问题。”戴金平认为,目前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因为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几乎没有任何的风险转移渠道。戴金平说,在官办金融体系里,银行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最后都是由国家来承担的,风险控制对这些机构来讲并非十分重要。而民间金融机构却是最需要风险控制的,担保公司的钱是自己的,或者是投资者的,它的钱管不好是没有办法发展的。其实,民间金融风险控制问题是民间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有资本供给,也有资本需求,关键是怎么运营这个资金,这就是风险控制问题。
针对担保机构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戴金平表示,目前担保机构无论从品种、产品还是技术手段上都显得严重不足。风险里面更重要的是政策风险很难控制,这是需要民间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自身特点,要想办法去掌控的。戴金平建议,担保机构最好请有关专家做他们的政策顾问,在正确解读国家政策的同时制定发展规划。另外,民间金融机构最缺乏风险控制的手段和风险控制的意识,也几乎没有任何的风险转移渠道,所以还要努力发展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政府担保体系的形成,从而转移担保公司的风险。
实体经济呼唤民间金融
“中国的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将进入后工业时代。”刘伟直言,后工业时代要求民间金融的放开。他说,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每一个具有明晰产权的人具有自主决策权。第二,让每一个自主决策的人有平等获得资源的权利。在这个中间,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不是实物配置资源,不像计划经济时代,用综合物资做物资平衡,谁拥有什么样的金融资产,就拥有对实际资产的支配权。如果在金融方面仍然是政府主导,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不是一个市场经济。所以今后面对30年积累的财富,如何增值保值,寻求可保值增值的资产,成为当前社会比较受关注的热点。
“美国的金融危机其实是全球的产业结构配置出了问题。”刘伟说,上世纪90年代之后,当中国经济起飞,当资本选择中国来制造的时候,美国没有解决好后工业时代的问题,他们指望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能够提供给很多在工业时代下岗的人重新就业的岗位,然而,网络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没有任何意义。“你点点键盘,看看点5分钟能出来一杯可乐吗?所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所有的形势都迫使中国必须开放民间金融,让资本的流动性进入实体产业。”
行业自律是企业发展关键
中原地区的投资担保业,目前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担保机构数量,担保金额,还是居民对担保行业的认知度,现在已经领跑于全国。在谈到担保业的发展空间方面,刘伟说:“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希望,今天的大企业也许就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小企业长大的。如果我们的整个金融生态只有大银行,提供大银行所需要的资源,可以预见,中国未来没有大企业,没有新的大企业出来。担保业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就是由于中国的金融生态严重断裂,而被赋予了自主决策权的民间资本,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所以,这个金融生态的断裂给了担保业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担保行业只是一个过渡形式。”刘伟坦言,虽然目前担保行业已经成为民间金融所有形式的附着体,但未来各种金融产业是要分类监管的,即便是在综合的金融机构里面,也要分业务监管,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金融业一旦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整个的银行系统,支撑整个社会的结算系统,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系统,所以无论未来中国的金融怎么发展,即便是混业的银行,也会分业务。这将给担保业带来套利空间的变革。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行业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刘伟希望河南的担保企业能够“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团队、流程,管好资源,管好流程,提高企业的自组织、自修复能力,走出一条能够产业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