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原投资担保行业
高峰论坛
谋求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风起云涌的河南担保行业从去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而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余波犹存的情况下,这个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部分发挥的作用显然有目共睹。不仅有效缓解了众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还为受益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有闲钱的市民投资理财提供了一个稳健的选择。
不言而喻,业务同质化、发展模式同质化,各行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难以避免。如何突破这个河南担保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打造具有个性和亮点的品牌?只有不断修炼内功、谋求创新,才能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要提升企业资信,以资信赢得市场,赢得银行的信任,赢得客户的信任;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在担保贷款的过程中既要有充分的事前调查,也要有严格的事中、事后控制;三、完善企业风险评价机制,不仅重视企业目前的资产财务状况和反担保措施,还要关注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创新企业反担保方式,这是担保公司扩大担保规模、扶持企业发展要完成的重要课题;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担保机构的运作经验,结合省市中小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完善的业务运作模式和营利模式;六、实施灵活高效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尽快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养、能满足担保机构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
随着竞争的加剧,那些经营方向正确、风险控制能力强、从业人员素质高的担保公司将迎来更多机遇。反之,一些财务制度混乱、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手段的担保公司将会逐渐被市场淘汰。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担保公司的当务之急,是修炼内功提高自身担保实力,谋求创新。
担保行业经营的是“风险”,管理的是“信用”,任何一项业务必须建立在合法、规范、诚信、快捷的理念上,这样才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风险控制必须放到首位,利润高低并不重要,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实力打造诚信”。
专业能力是防风险关键
每一家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都必须经过担保公司全面而严格的深入调查。说到企业调查,担保公司并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该企业的各类报表上面,还要经常“剑走偏锋”。例如,担保公司的专业调查人员还会特别注重融资方法人的业余时间喜欢干什么,这其实也是对投资客户负责任。打个比方说,这个人喜欢打麻将,很有可能会把拿来融资的钱给玩了;如果喜欢炒股,也有可能会把钱投到股市里面去。
实际上,担保公司对融资客户予以帮助时,要求所有贷款客户的融资款项必须用于正常的生产、设备采购等经营方面。如果玩股票、投资股票、期货或者有可能将钱投在其他方面,担保公司是绝对不会贷款的。但是,这就存在一个矛盾。每一位前来申请贷款的融资人,都在贷款申请中写的是“贷款资金用于生产”,可是如果真的拿这笔钱去玩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了,担保公司又没有在贷前调查时了解清楚,则必将承担很大的代偿风险。
因此,这就要求担保公司在进行风险把控的时候,必须具备专业的调查能力,也就是要具有综合能力很强的信贷调查人员。因为对借款企业外围的调查,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好的。不是说学金融的就适合干金融,学财务的就适合干财务,学刑事侦查的就适合干刑警。对于此类人员的选择,还要注重他的学习能力、综合知识的掌握、悟性等方面,可以说要把我们的信贷调查人员培养成类似经济警察的类型,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到贷前风险把控,才能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对担保公司而言,还得分清借款人的延期还款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比如,金融危机来的时候,有几个企业愿意恶意拖欠?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投资客户,应该理解社会大环境,还有行业所面临的困难,与担保公司一起帮助借款客户、借款企业共同度过难关,这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投资理念。
人才培养促进担保发展
就目前河南担保行业的运营模式来看,同质化比较严重。担保行业是否可以或者要做大做强,主要还是应该结合公司自身的发展定位。担保公司不同于银行,银行可以转嫁风险,分散风险,担保公司则经营的是风险。
作为担保公司,它要承担整个出资人的风险,无论发生怎样的逾期或者其他情况,担保公司都要无条件地予以代偿。拥有集团化背景的担保公司,对担保公司的要求则更为严格。首先,依托集团的优势,担保公司是否应该去追求规模,涉及到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定位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就是担保公司的风险承受力,而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重点还是对人才的把握和培养上。
就目前而言,河南担保行业人才还比较紧缺,各担保公司主要还是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自我培养。不仅仅是担保公司,包括集团投资运营的村镇银行、股权投资等,其人才的培养也是主要依托于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来进行。例如:一些担保公司依托集团化的发展,成立有房产交易投融资超市,为充分发挥这种超市的资源优势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要求员工既要懂房产及房产交易知识,又要能够熟悉掌握一些基本的担保业务知识,从而达到具备这种综合的多重业务交流沟通和操作能力。同时,辅之以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的定期、不定期培训和案例模拟,个别人才的重点发掘和培养等这些相关的措施,形成对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和梯队化建设。
当然,对于担保公司的人才培养,主要还是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包括对金融知识、新型金融形式,以及对涉及村镇银行、股权投资、房地产知识等相关业务知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担保公司的重点目标就是把这些人才在公司的文化建设前提下,将其培养成相对比较综合,业务能力比较突出,专业知识技能比较强硬的人才队伍出来,做到“人尽其才,唯才是用”。
本版文字 晚报记者 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