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密码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幸福密码

晚报记者 苏瑜

上接C02版

越单纯越幸福

女,26岁,教师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就是男耕女织,共同致富。我的幸福对有些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比如生日有人陪我过,会送我礼物,会关心我心里想的事情。幸福就是我爱他,恰好他也爱我,幸福就是我有条件养只狗,幸福就是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给对方买礼物——其实我真的描述不了幸福,我只能说出生活中感动的瞬间。

我描述不了幸福,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离幸福真的好远。至少这两年被折腾得太累了。我只能凭借一些回忆来提醒自己曾经也被人呵护过,也曾经幸福过。细数种种经历,还是上学时期最简单,也最容易感觉到幸福。

记得刚工作那年去江西看一个异性好友,我俩几乎花光所有的钱。在我即将上火车的时候,还剩下40元,两张20元的,连号,一人一张,感觉很好。还有他来看我,那时候我离家在开封工作,很不习惯,精神压力也很大,他可以说是我的精神支柱加心理医生,但因为种种原因,不是男朋友。但和他交往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感动,也感觉很幸福。

比如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后来我才知道他给我打电话要走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去打公用电话。我叠过很多纸鹤,在他来看我的时候,我给他,他回去要坐将近20个小时的火车,纸鹤上有编号,我让他一次拆开一个,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些话,是连贯的,可以看一路,可是后来他跟我说,才走了一半,他就忍不住全拆完了。他说他觉得很幸福,其实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觉得满幸福的。

现在,这些感觉都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现实的想法,那时候我谈不上爱他,只是依赖,不是爱情,就能感觉到快乐,现在却不能。我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的男友彻底地改变了我。我找不到昔日的浪漫情节,我骨子里的浪漫和感动,还有那种蠢蠢欲动的幸福感不知怎么就不见了。

至少在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也会觉得满幸福的,但后来有了伤害,再后来付出就不会再有幸福的感觉了。大概是被欺骗伤害了,找不到那份纯真了。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最近《老大的幸福》热播,朋友问我,看过之后什么感受,我说,幸福需要自造,仔细想想,自造首先得明白自己的心,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感觉到幸福,这种幸福才能与心同在,永不离去。

自造幸福之一,要放下。在网上看到有人因为最后梅好没有和傅老大在一起,而大骂导演。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的幸福感都被标准化,固定化了,觉得有情人就一定要在一起,付出就一定要有回报,到了花开的季节花一定要开,不然感情上就难以接受。可是事情永远都有很多种可能,生活中最常见的可能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全圆,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难道我们因此就抛弃那花那月,就要后悔当初的付出了吗?傅老大在他们结婚海报前那真诚的祝福,他心里是没有责怪与遗憾的,他的幸福仍是完整的。属于你的时候珍惜,不属于你的时候欢喜告别,这种超然的放下,值得去揣摩。

许多网友不喜欢这个结局,纷纷写出续集,网友飞飞贴出了自己写的续集,他说:“老大的幸福肯定应该还有第42集,最后应该是梅好回到了老大身边,一家人坐在桌子旁,幸福团聚……”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众多对“老大”产生感情的观众纷纷力挺。但是坚持让自己“不幸福”的范伟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笑呵呵地表示:“千篇一律的大团圆结局不够深刻。人生总是跌宕起伏的,只有知足才能常乐,盲目地追求只会让我们迷失。所以我认为老大是幸福的,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是的,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能带来幸福的感情也有很多种,最后一集,老大和乐乐拉着手唱着歌慢慢走远,看的时候眼中是带着泪,可是心里却在欣慰地笑。这个场景也是无限幸福的,两个生命体之间如此纯净地依赖,可以让我对老大失去爱情的遗憾释怀。

幸福之二,要真诚。纵观全剧所有人物中,老大是最有力量的人,这种力量不是缘于他拥有什么外在的权力或财物,而是来自于他真诚的心。真诚是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他尊重身边的每个人,不论年纪长幼,地位尊卑,他的这种真诚让他散发出一种亲切的人性光辉。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对于幸福的追求是相同的,剧中的歌词说得好,幸福就是毛毛雨,只要心里头高兴自己就会掉下来。幸福,只与心有关!愿大家都能沉浸在幸福的毛毛雨中!

我的幸福是比较

男,35岁,杂志社主编

北京的三月,桃花是不会开的。

这是我到北京第四年后,给这里的春天做的评语。不过这里的四月很美,于是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部反映徐志摩才情的电视连续剧,几易其名后最终决定启用那个原本并不浪漫的名字——《人间四月天》。

倘若在江南,三月是一个连空气都沾满浪漫音符的季节,所谓“烟雨江南,烟花三月”。这个时候的湖水和江水,会翻腾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柔情与委婉。这里的人们会在这个季节,自然而然地吟唱起那首满带诗意的歌曲——《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曾经在江南生活过30多个月,深刻浸染过多山多水多才情的水岸一隅。我现在生活在北京,对身边的四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平谷桃花的无垠、密云水库的浩瀚。

然而,我的根在河南,我的家在郑州。尽管由于工作关系,我一年尚且不能回郑州几次,但是河南依然被我所深深牵挂。如果感情有升华一说的话,每年的三月和四月,将是思乡之情最折磨我的60天。换言之,这个原本不属于河南的浪漫,却愈发勾起我对家乡的情愫。

在属于别人世界的城市里客居,能够想起家乡水塘边的垂柳——这就是我的幸福。这种幸福有时会把我折磨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喜欢哲学的人,往往下意识地用“比较”方法建立起一套生活逻辑,而“比较”又是最好的心理排比因素。比如,我可以比较北京和郑州柳叶抽芽的异同;我还可以比较长城和炎帝塑像周围野草枯荣的季节……

比较的背后是心理优势的自然苏醒。这种苏醒的优越,和这种优越带给一个人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奇妙的精神旅程。比如,无论长城被文人骚客赋予多少民族自信的含义,我总觉得每年新郑的拜祖大典最让人激动,尤其是在央视看到那两尊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像时。

这不,江南的三月正在浪漫漩涡中旋转,北京的四月也正在盛开桃花的绚烂。于是想起了家乡,此时“比较法”更是融化在我的血液里。当然此时,我也没有不幸福的理由了。

请继续阅读C04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