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赵金昭在洛阳长大,从小他的奶奶、妈妈就能说不少小曲儿给他听,给他留下了深刻美好的记忆。如今,赵金昭87岁的母亲及89岁的岳母每年多数时间都在他家居住,2005年,他有天无意中听两位老人拉家常时聊起了儿歌,两位老人你一段我一段说出了不少生动有趣的儿歌,这让他萌生了整理出洛阳传统儿歌的想法。于是,赵金昭就经常挤点时间和两位老人聊天,有意识地引导她们回忆小曲儿。两位老人口述,赵金昭手记或用录音机录,有时也让家人帮忙记录,积以时日竟然记录下了100多首。这更是让他萌生了全面采集流传在洛阳民间的儿歌、游戏并辑录成书的想法。于是赵金昭开始在洛阳九县六区和原区划洛阳范围内的三门峡、义马、渑池、卢氏、灵宝、登封、汝州等地开始了采集工作,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人们聊儿歌、游戏,并记在纸片上回家输入电脑。
就这样日积月累,赵金昭采集到了410余首儿歌。这些儿歌被分为催眠儿歌、数数儿歌、情趣儿歌、饮食儿歌、动物儿歌、植物儿歌、劳动儿歌等24类。此外,他还搜集到了91个流传于洛阳民间的少儿游戏,并将它们分为智力游戏、活动游戏和竞技游戏三大类。去年,经过5年的努力,赵金昭终于将果实酿造成醇厚的老酒,把自己采集到的儿歌整理出版成书《洛阳传统儿歌游戏》,广受关注。
“由于这些儿歌产生于山野民间,率真自然,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没有经过刻意的筛淘加工,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具有巨大的价值。”洛阳市作协主席张文欣认为,整理出洛阳传统儿歌既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河洛文化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洛阳市民协副主席刘百灵表示,儿歌看似简单,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仅靠书面语言难以体现洛阳儿歌独特的韵味,只有听当地老人用当地洛阳话吟诵才能体现出地方特色。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靠口授传承的珍贵传统儿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随着传唱这些儿歌的老人相继谢世,这些儿歌也将遭到遗弃甚至逐步消失。目前,我省将把洛阳传统儿歌逐级申报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对这一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