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ING》提倡全民阅读
东晾晾,西晾晾
传统儿歌:散落民间的珍珠
每日大看台
郭敬明小说遭遇“火烧”
赵本山“变脸”触痛学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文艺研讨变“点歌台”
赵本山“变脸”触痛学界

“假如一个人能把全国那么多观众弄乐了,就是最大的慈悲和善良。”这句妄语不啻是平地惊雷——一场“尴尬异常”的文艺研讨会,让人们印象中憨直朴实的“刘老根”瞬间转身为牛气霸道的“赵老大”。专家说真话竟遭羞辱的一幕,更戳破了众多文艺“研讨会”那层华丽的“皇帝新衣”。

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在近日回应媒体采访时说: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再开多少次研讨会,他都会发表同样的观点。曾庆瑞教授对赵本山及其影视作品所寄托的愿望与这次会议的“语境”明显南辕北辙,似乎显得“迂腐”、“无趣”,却又如此难能可贵。

真话在研讨会外

昨日,中国社科院学者杨早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对赵本山的“农村题材”作品远远不止曾庆瑞教授一个人不满意。“曾教授说赵本山‘绕开现实’,我有同感。赵本山来自东北乡村,一直自称最了解和最能反映农村现实,可是他多年来在春晚舞台上的小品都是以展现和嘲笑农民的行为举止或某些生理缺陷来赢得笑声的。而他的《乡村爱情》系列影视作品,看似现实主义,却回避了当前农村生活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矛盾。”

无独有偶,湖北32名农民作家在省作协的一次培训班上也对近年热播的《乡村爱情》表示了不满。“这部电视剧主要是搞笑,农民的追求、他们身上的压力和疼痛感并没有表现出来。”来自荆门的肖吉芳说。不少作家也说,电视剧基本还是赵本山小品的延伸,“它太过理想化,甚至幼稚化,农村被表现得像世外桃源一样。如果农村都这么闲适,那人们还出去打工做什么?”

研讨会成“点歌台”

对一部收视率极高的影视剧作品发表看法,有褒有贬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北京召开此研讨会前,坊间早已有过不同声音。只不过,如此真话很少出现在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是谁请的?”乍闻消息,这是许多“圈内人”的第一反应。杨早对记者说,他看到相关报道后感到一丝诧异:“研讨会怎么开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居然还能发生这样的‘意外’?”

“以前这类的研讨会大都是影视制作公司出面邀请专家学者,一般都是正面肯定的多,最后以‘但是’一转提一点点不足。”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采访时,媒体管理学领域一位袁姓教授道出玄机。原来,这类研讨会早已有了“潜规则”:受邀参会的学者不仅要具备教授级别,最好还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至于学问和水平是最不受重视的。而发言前能领到一笔丰厚的“研讨费”,主办方的那层意思也就不揭自明了,研讨会开成了“点歌台”,“我付钱给你,你还不给我说些好听的?”

“你会看到类似研讨会上永远是那么几号人物,专业捧场的。有时候他们‘提携后进’,会带一些青年学者。在这样的场合下,年轻人都迅速学会了话语权和金钱之间的交易,你还指望看到什么直接的、真正的批评呢?”袁教授感叹说。

事件回放

本山“冲冠一怒”为真话

日前,在赵本山新作、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的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老教授曾庆瑞在发言中认为:“《乡村爱情故事》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很多场景、片断,但缺乏历史进程中本质的真实,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典型,没有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建议“本山先生应该捉住更广博、更深层的东西,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下来,长留艺术史”。

听罢此言,在研讨会前还许诺“我今天就想听‘坏话’和真话”、“我永远感谢让我经受磨难的人和给我批评的人”的本山大叔虎起了脸,态度激烈地对曾教授提出的若干观点进行一一驳斥,还以“农村到底什么样?您去没去过?您体验过吗?假如没有发言权的话,那考虑好再说”和“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假如您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我当时就给您跪下”这样具有挑衅和羞辱意味的言语予以还击。吴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