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后,好莱坞3D影片《诸神之战》从昨日开始在大上海、大世界、新建文、奥斯卡影都等多家影院上映,居住在奥林匹斯山的诸神为争权夺利进行了“天昏地暗”的对决。确实,不只神仙打得有点“昏暗”,观众看得也有点“昏暗”。晚报记者 梁晨
多处情节向老版本致敬
如果说《特洛伊》只是窥到希腊神话的皮毛,那么希腊神话今年则迎来银幕复兴。《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以儿童视角将希腊神话移植到现代美国,而《诸神之战》带来的是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勇救安德鲁梅达公主、奋战北海怪兽的正统希腊神话史诗。
由于3D版《诸神之战》改编自1981年版同名电影,观众能看到有许多情节是向原版致敬。在片中,刚刚走出《阿凡达》世界的萨姆·沃辛顿扮演男主角珀尔修斯。作为众神之首宙斯的凡人儿子,他和“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冥王哈迪斯展开殊死大战。《诸神之战》运用3D技术将希腊诸神的高大威猛,神兽的巨大无比,以及奥林匹斯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珀尔修斯身边永远不缺远古生灵、双翼神马、凶猛巨蝎、远古海怪……接连不断的冒险,让观众徜徉在导演制造的希腊神话中。
戴上3D眼镜 画面有点昏暗
昨日下午,观影现场有很多观众反映,戴上3D眼镜后《诸神之战》的色彩效果有点昏暗。“起初以为是室内场景的原因,后来发现就连白天的场景都很昏暗。”杨先生表示,由于难以忍受昏暗带来的压抑感,他身边的好几位观众都摘下眼镜直接观看,摘掉眼镜后感觉亮度还正常点。不过,摘掉3D眼镜的后果就是,有些画面看起来“难以聚焦”。
对此,河南奥斯卡院线的技术人员解释说,观众戴上3D眼镜观看数字3D电影时,会造成银幕亮度下降,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就是“色调有点暗”。他们为了解决银幕亮度不高的问题,将所有3D影厅的1.4倍增益的银幕换成1.8倍增益的高亮度进口银幕(银幕增益越大,画面亮度越高)。同时,还将影厅放映机的光源全部换成进口高亮氙灯,比国产氙灯的亮度值提高了40%以上。
真假3D之争 各有各说法
有消息称,《诸神之战》最初制作时并没有用3D技术拍摄,而是制片方经过争论后,今年2月临时决定在后期制作中加上3D效果。据介绍,后期添加3D效果,平均每部影片只需花费1000万到2000万美元。而《阿凡达》开始就使用3D技术拍摄,制作费则高达5亿美元。
后期添加3D效果的做法引起了《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不满,他表示,真正的3D技术已经成熟,如果因为不愿花大钱投资于技术,而仅仅依赖电脑后期合成的做法是在走回头路,最终会自取灭亡。卡梅隆直言:“简单转换最终会令3D电影失去观众。”
对于“假3D”的说法,中影集团昨天回应说:“‘假3D’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很不负责任。《阿凡达》确实在拍摄时就用3D机器,而《诸神之战》是后期制作转换为3D效果的,不过《阿凡达》也有近90%的镜头后期加工制作,因此不存在什么真假3D。”
华语导演纷纷追赶3D潮流
随着《爱丽丝梦游仙境》《诸神之战》等大批好莱坞3D片接踵而来,华语电影的3D风暴也迅速形成。阿甘的《唐吉可德》、徐克的《超蛙战士》将在今年率先亮相,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将于明年“试水”。此外,唐季礼、王晶、郑保瑞和彭氏兄弟也将在新作中打出3D牌。
据悉,徐克选择在明年重拍经典作品《新龙门客栈》时尝试3D技术,唐季礼则计划将3D技术运用到动作片《急先锋》中,郑保瑞预算2.5亿元的魔幻片《大闹天宫》则将3D的使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如果不使用3D技术,魔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然而,此前3D版《苏乞儿》的遇冷似乎暗示“3D技术并非万能”。导演阿甘表示:“虽然3D制作已是大势所趋,但技术再成熟也要为故事服务,如果只为追赶潮流、制造噱头,那3D只会给影片减分,不会加分。”
【趣味实验】
看3D电影
眼镜也有“噱头”
我们所说的“3D”中的“D”是英文Dimension的字头, 3D电影能呈现出三维影像(上下、左右、前后)的电影,而普通电影只能呈现出平面(上下、左右)的影像。
河南奥斯卡院线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观众在看3D电影时,可以通过小实验增加立体电影知识。看电影时分别把左右眼镜遮挡,这时的银幕画面即为2D的画面,银幕上的景物只有左右、上下的区分,而没纵深感。另外,可以将同伴的眼镜借用一下,同方向的放在自己眼镜前,银幕上的景物能看到;如果逆方向(左镜片对右镜片,右镜片对左镜片),这时银幕上的景物是看不到的。这些实验说明,银幕上有两幅画面,但左眼仅能看到左画面,右眼看到右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