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烧得通红的电铁笔,一块中空的玻璃板,一张洁白的丝绢,随着工艺美术师手中电铁笔的潇洒起落,顷刻间,一幅山水画便呈现在记者面前。这便是与玉雕、《出师表》一起被列为“南阳三宝”的南阳烙画。昨日,记者在南阳烙画厂亲眼见证了一幅精美烙画作品的诞生过程,令人拍案称奇。晚报记者 杨宜锦/文图
工作人员在认真烙画
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
据南阳烙画厂李厂长介绍,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点、染、皴、擦、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创作出的书画作品为茶褐色,古朴典雅,精美绝伦。南阳烙画相传源于西汉末年,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如今已有套彩烙画
据介绍,烙画操作工艺分“卧烙”和“坐烙”。前者侧卧操作,故称“卧烙”。但其只能烙制一些小件工艺品,且不易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烙画的发展。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烙笔终于有笔架支撑,就形成了“坐烙”技法,为发展烙画开辟了新天地。但现在烙制大型木板壁画坐烙不能适应画面时还需要根据情况站姿悬烙或卧姿俯烙。
昨日,记者在烙画厂看到,如今的烙画不仅有传统烙画,更有套彩烙画,一位正在为一幅牡丹烙画套彩的工艺美术师告诉记者,丝绢烙画和套彩烙画都是新研制出来的烙画技艺,而她为一幅牡丹烙画套色需要一周的时间。而另一位在筷子上正在烙画金陵十二钗的工艺师告诉记者,她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烙制出一套烙画筷子。“烙画技巧要求特别高,一要控制好温度,二要注意手法轻重,否则就画不出一幅成功的作品。”据李厂长介绍,如今,南阳烙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烙画艺术的同时,正努力开发新品种,增加新花色,从而把烙画这一民间艺术推上更为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