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一个“在实验室里研究做饭”的食品工程博士,以融科学入生活的态度,运用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对食品的营养、功效、安全等诸多问题作出解答,对有问题的食品和企业毫不留情穷追猛打,对广泛流传的错误观念、饮食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进行纠正。作者告诉大众怎样在了解食品的益害之处和未知风险的基础上理性比较和选择,怎样分辨假象与真相,怎样破除自己的偏见和误解。

美国人不怕瘦肉精

2007年猪肉价格疯长的时候,要进口美国猪肉的消息吸引了颇多目光。后来又说从美国猪肉中检测出了瘦肉精成分,于是“阴谋论”者们孜孜不倦地阐发了许多中美经济斗争的“内幕”。

其实在美国猪肉中检测出“瘦肉精”成分,实在不值得惊奇,大概也谈不上什么报复中国。“瘦肉精”在中国是千夫所指,主管部门也响应民意立法禁止,于是人民大众在法律条文上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尽管如此,还是时不时有非法使用“瘦肉精”,甚至导致消费者中毒的报道。但是在美国,“瘦肉精”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除了一小部分习惯性反对者外,广大的人民群众安之若素。难道美国人的身体构造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不怕“瘦肉精”吗?

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具体的物质叫做“瘦肉精”, 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瘦肉精”。目前已经知道的“瘦肉精”有很多种,大多数的确对人体有害,所以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禁止使用。比如说造成过上海几百人中毒的克伦特罗,就是典型的一种。

一般认为美国的FDA对于食品药品有着极其严格的管理。尽管很多中国人对FDA也并不信任,但是在美国甚至美国之外的许多国家,它还是有着极高的权威性。即使是那些习惯性反对FDA的NGO(非政府组织)们,也只是致力于改变FDA的某项决定,而不得不尊重它的权威。就这么一个多数人认为靠谱儿的机构,为什么允许“瘦肉精”的使用呢?

FDA对于食品成分的一般管理思路是:如果一种成分没有已知的好处,那么对它的判决不需要“罪证确凿”,“莫须有”就足够了——当然很多被定罪的多少还是有些罪证的,比如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如果有明确的好处,就找出它的安全用量,比如说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找不出安全用量,也就只好“挥泪斩马谡”,一禁了之了,上面所说的克伦特罗就是这种情况。

“瘦肉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大减少脂肪的生成,大大加快瘦肉的生长,而且明显缩短猪的生长期(简直是儿时的梦想啊)。所以,挥泪斩掉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们还是孜孜不倦地寻找下一个。

研究毒性自然是从折腾老鼠开始,然后是狗、猪、猴子等。首先,检测它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排泄情况,让动物们吃进不同的量,然后检测排泄物中排出来的量,发现这种东西不在体内积累,排出的时间很短。换句话说,如果有毒性,也不会积累。其次,跟踪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利用同位素追踪,这个东西到了体内之后变成了什么、到了哪里。然后是各种致病情况的研究。喂给动物们不同的量,检测短期和长期的健康状况,最后,找出一个安全用量。当然,这些研究是基于动物的,在人体中是否如此还很难说。

有六位勇敢的志愿者参与了实验,证实莱克多巴胺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跟动物的一致。基于此,科学家们认为用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其在人体中的表现还是合理的。这六位志愿者还接受了不同的用量,来考察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每公斤体重的用量不超过67微克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对人体有不良影响。

莱克多巴胺或者别的动物生长添加剂,禁用与否应该是一个技术问题。对于毒性研究的设计是否合理,推理是否严密,安全系数是否足够大,以及决策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支持,人们完全可以提出质疑。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祖先没有用过就拒绝接受,或者认为改变了动物“天然”的生长方式就反对,跟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对于汽车的恐慌并无区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