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4版:第一通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手机支付三大难题期待破解
通信快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功能少、标准多,安全性有待提高
手机支付三大难题期待破解
手机支付服务在郑州还太少

手机支付三种常用技术

1.第一种是NFC,这种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

2.第二种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13.56MHz的SIMPASS标准,由于频率低,卡片置于电池后因信号微弱无法穿过锂电池或金属板,稳定性差,该方案曾于2006年在运营商内部试用,目前大约有不到5万用户。

3.第三种则是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基于2.4GHz的RFID-SIM。和NFC相比,采用后两种技术,用户只需换SIM卡,免去了更换手机的麻烦。

难题一

毫无疑问的是,进入2010年,手机支付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第三方支付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手机支付产品。

手机银行是最早的手机支付方式,通过发送短信、登录网站方式利用银行卡等账户进行交易,只需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号绑定即可,正因为这样,手机银行成为目前郑州人最为接受的手机支付方式。

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业务虽然从2006年就开始在郑州推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目前已经在郑州市政府机关餐厅消费、郑煤集团餐厅消费、高校一卡通、广发银行餐厅、门禁、停车等进行了手机一卡通的综合应用,但由于没有大面积推广,在郑州的知晓程度显然没有上海、长沙这一类已经进行大面积试点的城市高。

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交易量最大的平台,但郑州市民对于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的应用,更多的是上网购物和订机票,那种用手机为生活必需品的“水电煤”交费的概念还没有形成。

如果你生活在郑州,又对手机支付感兴趣,你就会发现,所谓手机支付,就是用手机上网,看看股票、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至于那些刷手机乘公交、买电影票等功能,还停留在未来中。

不过,根据市政府市民卡的统一建设规划,郑州移动将逐步实现电子钱包、电子票据等功能,应用到公交一卡通、大型超市、商场、宾馆等小额支付等应用领域,重点推动手机银行卡、手机支付、手机一卡通、手机投注、电子医疗挂号、移动公共交通缴费和移动公用事业缴费。

难题二

支付平台的标准目前还太多

和目前能享受到的较少的手机支付功能相比,手机支付的平台标准似乎又有点太多了。

目前,由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已经开始使用,用户无需使用SIM卡,便可以将银行卡和电子钱包信息存储在该芯片中。

而在银联的方案里,完全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道,因此,在其新的合作伙伴中已难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身影。

通信运营商也不甘示弱,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推出了三种不同标准的手机支付方案,而中国移动为了手机支付的发展,还入股了浦发银行。

第三方支付则选择在支付和交易两个方向发力,4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为其旗下子公司支付宝投资50亿元。据称,目前支付宝可以提供三大智能机系统下的手机软件,可实现向对方支付宝账户付款、确认收货、水电煤缴费、利用支付宝账户给本机充值等服务。同日,淘宝批发平台的正式上线,淘宝卖家只需要通过淘宝的一个账号,就能让原本需要跨平台操作的买、卖过程一步到位。

这么多的手机支付平台标准,如果都被推广下去,今后我们就将面临这样的场面:到麦当劳去拿手机买杯可乐,发现那里依次摆放着银联、移动、联通、电信,以及众多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如支付宝的终端),因为大家的标准互相不兼容,消费者需从中选择与自己手机支付标准相匹配的付款方式。

中国移动和银联的手机支付硬件标准存在着差异,让国内手机支付的未来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问题。鉴于此,近日工信部表示将尽快制定手机支付行业标准,但是,银行是否会认可这一标准还很难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消费者要面对互相不兼容的多个手机支付平台,那么能做的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选择。

事实上,手机支付的POS机成本也很巨大,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移动计划在商户、学校、地铁、公交等系统中安装100万台RF-POS机,初期网络建设已成型,以每台机器2000元的市场价计算,市场规模在20亿元,而银行的POS机在全国有300多万台,要全部更换,花费更大。

难题三

使用的安全性还需提高

手机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支付,比如刷卡乘坐公交等;一种是远程支付,比如转账业务等。

郑州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消费者对手机远程支付的接受度并不高,他认为,其中安全性和普及度是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当手机仅仅作为通信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很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其重要程度就大大提高了。用户在自己的手机钱包等账户里充值,当场刷卡消费,如果用户手机丢了,如何保证其他人无法使用其手机进行刷卡消费?如何保证手机账户里的资金安全?类似这样的问题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其实,手机支付比网上支付安全多了。”郑州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手机内存小、可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功能也较简单,天然具备抗病毒的强大免疫力,而且手机的私密性也使得不法分子获取个人账户和密码资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网银大盗往往也难以对手机支付用户下手。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在手机支付领域,金融行业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手机支付中来,对坚定消费者信心、提高手机支付的普及度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实现手机支付服务的丰富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不可缺少的,有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撑,手机支付才更加实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