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1版:悦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阅读会客厅 锵锵三人行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阅读会客厅 锵锵三人行
用阅读来对抗这个硬邦邦的世界

嘉宾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麦家

嘉宾二:叶圣陶之孙、著名作家 叶兆言

嘉宾三: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单占生

麦家: 

我没有长翅膀,但阅读一本好书时,我常常觉得自己像只小鸟一样,飞到了空中,看到了世界的辽阔和混乱,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最柔软、丰富的一面。我想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心变得宁静了,饱满了,柔软了。说真的,我们面对的这个现实世界太生硬,太空洞,太喧嚣,我们需要安静下来,让内心有足够柔软去面对这个硬邦邦的世界。读一本好书,无异于交一位好友,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少一份孤独,你的生命会因之而多一种牵挂和爱。孤独的心灵是痛苦的,没有爱的生命是残缺的。和书为友,与书做伴,是我们对生命最深层次的关怀,是终极关怀,也就是心灵关怀。

有两组数字是要叫我们惭愧的,一组是法国人年均读书量是26%,而我们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东方明珠——仅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其实,我们现在不少大城市的物质生活已经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差不多。换句话说,这些年我们对肉体的关怀已经有相当的高度。但遗憾的是,我们对心灵的关怀少了,很多人远离了书籍,一味迷恋于物质中。我们平时不难听到有人对读书无用的鼓吹,甚至有名人公然在媒体上声称:读书有什么用?那么我说,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你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我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单占生:

没有功利的阅读岁月让人念想

对于今天人们的实用主义阅读,我说不出多少反感的理由。毕竟,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不以实用为鹄的阅读,那种充满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阅读,甚至是误读,时至今日仍然令我心驰神往。因为那种阅读的确有点儿创世纪的味道。神说,这个世界要有光,于是,这个世界就有了光。这是一种多么神奇多么神勇的伟力。

在实用主义的阅读大行其道的今日,我们似乎才突然明白,那已经成为过去的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多么重要。没有了功利目的,阅读就是开放着的心智对万花筒式的世界地全方位迎接。可以这么说,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你的心智全面开窍的过程。反之,那种带着明确功利目的的阅读,其过程不但不幸福,而且往往会是满腹焦虑。这时,人的心智基本处于一种闭合状态,哪里开得了窍?更谈不上创造性阅读了。但是,我也清醒地意识到,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也许,正是因为逝者已逝的绝对和永恒,那个时代的阅读才可能成为我对昨日的念想,成为我今日的忧伤。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对朋友们说这么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念想,神就真在着;只要还有忧伤,心就没有死。天地存大化,诗人得其真。让我们好好珍惜。

叶兆言:读书如同品尝美食

阅读是自由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与美食一样,要用嘴去品尝。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实它们是互文的关系。有时读过十年书,才能听懂一席话。

以我的阅读经历看,只对一本书印象深,一定不是好的读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