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35版:家庭教育必备宝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天提高20分,高考英语很容易
别让错误的鼓励打击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别让错误的鼓励打击孩子
受访专家 郑州新东方学校校长 印建坤

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家长需掌握三项基本功

“正确的鼓励可以激励孩子,不正确的鼓励则有可能打击孩子。” 印建坤提醒家长,在临考前的这段日子里,家长一定要学会正确地鼓励孩子,莫让错误的鼓励打击孩子的信心,给孩子添加更多的压力。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妨掌握三项基本功。

善于赏识,学会激励 印建坤介绍,赏识与激励导致成功,抱怨与责备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抓住孩子的优点和亮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赞赏,使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孩子需要赏识和鼓励,犹如禾苗需要阳光和雨露。”

经常表扬和帮助孩子 孩子只有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肯去学习。因此,印建坤提醒家长,在临考的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多表扬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好行为和好成绩。 “孩子只有多表扬、多鼓励,使他处于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才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印建坤说。

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印建坤介绍,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并争取更大的进步。因此,他提醒家长,在临考前,不妨适当降低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常常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更不要用“笨蛋”、“你真没治了”等语言来形容孩子,即使发现他们有某些缺点,也要用暗示的方法,避免对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鼓励时要注意哪些?

鼓励的目标要切合实际

很多家长在鼓励孩子的同时都喜欢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如:“儿子,妈妈相信你,你一定可以考上北大。”对此,印建坤指出,鼓励可以设定目标,但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父母给孩子设立的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过低或过高,对孩子都起不到任何鼓励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陪读等,但是却不知道,他们这样贴心的关心与鼓励会大大增加孩子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同时,父母陪读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不能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使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与快乐。有些家长鼓励孩子的功利性过于强烈,最后还会致使孩子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对整个人生成功的认识产生偏差。

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 从孩子能够与人交流开始,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少的疑问,从而产生不断问问题的需要。面临中高考,很多学生会对成功和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多”的孩子。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既不宜直接给出答案(机械学习除外,如“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也不宜用“不知道”就打发了。如果总是直接给出答案,父母那些过高的要求会施加给孩子更多的压力;而如果用“不知道”打发孩子,又近似于给孩子造成父母跟自己一样迷茫的印象。因此,印建坤建议家长,在回答问题时候,即要培养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又要给孩子传递出必胜的信心。

印建坤还提醒家长,临近中高考,家长在家里还要尽量营造出一种舒服的氛围,不要让孩子有压迫感,更不要说一些泄气的话。

家长的鼓励是激励孩子进步和圆梦中高考的有效方式之一。临近中高考,考生的压力越来越大,重压之下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负担,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鼓励孩子?在鼓励的同时要注意哪些?近日,记者采访了郑州新东方培训学校的校长印建坤。

晚报记者 吴幸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