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爱润云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汉兰达安全领航
畅享生活“无界限”
灾区群众说 “河南人,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郑州晚报、省慈善总会、荥阳慈善总会携手送爱心
30万元捐款、物资抵达云南寻甸县河口镇
灾区群众说 “河南人,中!”
周悟空 图 寻甸县 昆明市 云南省

郑州晚报、省慈善总会、荥阳慈善总会携手送爱心

30万元捐款、物资抵达云南寻甸县河口镇

送来爱心送来希望。

“爱心大米”扛回家。

您捐助的善款将用于帮助上图箭头指向的寻甸县河口镇几个村的居民。

“河南爱心坝塘”奠基仪式。

村民雨后抓紧时间种下烟苗,种下希望。

4月27日,寻甸河口镇,达连地自然村。

郑州晚报募集的“爱润云贵”援助款项和物资抵达旱灾区云南寻甸。

村民们背着送来的大米,纷纷伸着大拇指,称赞着远方的亲人。

居住在偏远小山村的村民们第一次认识了一个地方——“河南”。

时间回溯到2010年3月初——云贵大旱爆发。

郑州晚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深入旱灾区,住在农户家里,体验大旱中普通家庭缺水的生活,将云贵大旱的真实状况展现在读者面前。

3月25日,郑州晚报联合河南省慈善总会、荥阳慈善总会,共同发起“爱润云贵”大型公益活动。一场捐资抗旱的爱心接力在郑州迅速展开。

市民踊跃捐款,年逾花甲的老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中小学生、上班一族……

本报连续一周刊登“爱心榜”,郑州市民对灾区人民的爱心跃然纸上。

最终,总共募集到了抗旱爱心资金30余万元。

4月27日,按照此前公布的捐建方案,饱含着河南人深情与厚爱的爱心款项与物资抵达云南大旱的重灾区之一——寻甸县河口镇。

白石岩完小的师生们早早就在学校门口等候,500件矿泉水和50件方便面等爱心物资搬下了车。拿着矿泉水和方便面的孩子们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河南在哪?”“郑州在哪?”“荥阳在哪?”……

孩子们围着老师不断问着。

“我长大了想做一名志愿者,专门帮助有困难的人。”

…… ……

爱心的种子已经在这些灾区孩子的心里发芽。

白石岩完小的校长说:“河南人不仅送来了水,更送来了希望。”

达连地自然村的村民也早早来到了村口,等待着领取来自远方的“爱心大米”。

一个村民伸着大拇指说了一句并不标准的河南话:“河南人,中!”其他村民也纷纷模仿。

作为此次援建的重头戏,八个冠有“河南爱心坝塘”名字的水利工程也开始开工,将切实解决7个自然村几千口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的同时,当地村民也开始了自救生产。

4月26日,记者赶到寻甸的第一天,阵雨,旱灾发生后最大的一场雨。

但这场近段时间最大的降雨,并没有完全滋润干涸半年多的土地。

当地的村民已经开始生产自救,提早平整了土地,做好了田垄,开始陆续地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

按照往年的经验,5月中旬,当地的雨季即将开始。那些饱受旱灾之苦的农户们,站在田间地头,望着雾气蒙蒙的山头,充满希望。

在他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河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